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埔 > 历史人文 > 大埔故事 > 名人故事
张理开发马岛的故事
马来西亚的“大伯公”
来源:本网  时间:2014-10-09 11:51:09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五属之侨凡有所获,不自以为功,而归功于大伯公。”这是马来西亚槟榔屿海珠屿上一座庙中壁碑上刻的一句话。其大意是说,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及华裔,凡是有所成就者,都不把功劳归于自己,而归功于大伯公。
  在马来西亚,人人都拜大伯公
  相传,大伯公是首批踏上马来西亚槟榔屿的埔籍华人。一百多年来,人们逐渐把大伯公神化了。在东南亚一带,到处都有大伯公庙,到处都有拜大伯公的风俗。人们碰到什么困难,都说:“去求求大伯公吧!”足见东南亚的华侨和华裔,对大伯公是多么崇敬,多么信仰!大伯公简直成了华人心目中的守护神。
  大伯公就是大埔人张理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报道,大伯公是广东省大埔县人张理。他在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偕同本县的丘兆祥和福建永定的马福春,远涉重洋,到马来西亚的槟榔屿谋生,成了槟榔屿的第一代华人。历史记载,当外国殖民者莱特于一七八六年八月十日到达该岛时,想不到这个荒岛上已有五十八个渔民居住了,这五十八人中,至少就有张理等三位华人,比莱特到这个岛是要早四十一年的。所以,过去传说该岛是由外国殖民者所开发,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现在流行于马来西亚的大伯公画像,不穿满清服装,而穿明代汉服。右手执如意杖,左手握一锭元宝,白发白眉白须。一位名人巴素博士说:“大伯公即是华人先驱者的象征。”这个评价是很恰当的。
  大伯公辛劳一生
  大伯公等三人到达槟榔屿海珠屿后,结拜为兄弟,张理是大哥,丘兆祥是二哥,马福春是三弟。大哥通文识字,二哥是铁匠,三弟是烧炭的,三人情同手足,和当地马来西亚人一同开发荒岛。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过着鲁滨逊式的原始生活,但他们没有向恶劣环境低头,而是餐风宿露,全靠自己的一双手,披荆斩棘,开荒拓种,艰辛创业。据说,张理一直住在海珠屿,丘、马二人亦住在海珠屿的附近,三天两头经常聚首。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由青壮年变成老年。对于大伯公的逝世,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丘、马二人,有些时日没有见到大哥了,心中十分惦念,于是两人相约到海珠屿探望,不想大哥已在石岩中仙逝。两人万分悲痛,含着眼泪将大哥安葬在石岩旁边,以后常来祭祀。不久,丘、马二人也相继去世,那里的华人就把他们安葬在张理坟墓左右。以后人们为纪念三位开发马岛的先驱,就在海珠屿上建起了“大伯公”庙,供后代瞻仰朝拜。
  清道光年间,有一位法名叫“西滨”的和尚,曾留在海珠屿的大伯公庙里,日夜祀奉大伯公,直到咸丰初年圆寂,后来被人附葬在大伯公墓下面。
  张弼士用“大伯公”名义捐款
  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年),任我国驻新加坡领事的原埔籍爱国实业家张弼士,听说黄河发生水灾后,自己拿出一万两银子,以“大伯公”的名义捐献给当地灾民,并上表清廷请封。因为张弼士与张理是同宗,所以在奏折中称张理为“嗣伯祖父”,足见其对大伯公的敬慕。不久,清廷居然赏给了大伯公一品红顶花翎的官衔。
  大伯公庙的沧桑
  起初,人们到海珠屿拜大伯公时,大伯公的坟墓仍很简陋。直到清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槟榔屿建起圩镇四年以后,才正式建庙。一八○一年,客家人陈春生得到政府允许,免费得到了现称为大伯公街的大伯公庙地,建成福德祠大伯公庙,占地面积二千一百三十四平方米,把海珠屿的大伯公庙立为正宫。因为当时还没有公路,去海珠屿朝拜的人交通不便,所以就在槟榔屿市区另建一座大伯公庙,立为行宫。
  直到现在,海珠屿大伯公庙前还有一座石刻香炉,被树根盘缠着。香炉上面刻有“乾隆壬子一六甲弟子李赐答谢,葭月吉立”等字样,证明张理在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已经去世,距今约有二百年了。
  当时,曾做过香港总督的新加坡总督金文泰,懂得华语和华人风俗。他听说大伯公很威灵,也曾特地赴庙朝拜大伯公。
(田诒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