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埔 > 历史人文 > 大埔故事 > 名人故事
风趣幽默的范肃公
来源:大埔县信息网络中  时间:2014-10-22 16:20:33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清朝嘉庆期间,三河坝浒梓村出了个举人姓范名肃,字引颐。他为人正直,很会讲故事、作诗对,人们尊称他肃公。肃公的故事广泛流传。
  臭虫公与跳蚤婆
  有一年,三荒四月,山里人断餐叫苦,可米店的老板却囤积居奇,有粮不卖。
  一日,肃公家中也缺粮,特往米店籴米,可行至店前一看,围满了许多等籴米的民众,有的唉声叹气,有的骂老板见死不救,有米不粜。那老板眼见肃公到,生怕惹事,有点害怕,特敬烟假作殷勤,当问明肃公也是籴米后却不吭声,犹豫不决,想粜又不想粜。肃公不理他敬茶敬烟那一套,当众即给大家讲起故事来,他说:“从前,有一个臭虫公,讨不到老婆,后来遇到了一个跳蚤嫲嫁不到老公,于是他俩就结合在一起,成家后生下一仔,这个仔既像臭虫又像跳蚤,臭虫是会爬不会跳,跳蚤动不动就跳,所以这个仔就想跳(粜)又不想跳(粜),那想粜又不想粜的,大家说说是什么?”众会意呼应:“想粜又不想粜的就是杂种子、杂种子!”
  (新元  广哲)
  禁贪
  三河圩有个做小生意的人姓林名二,十分势利并吝啬,顾客品尝他一粒花生米,都要被他暗算回来。
  一次,肃公路过林二的小店,林二竟请他题字,肃公也不推辞随手题了“禁贪”二字。林二高兴得不得了,将“禁贪”二字摆在档口上显眼的地方,有意让顾客看看。后来,被人看出,“禁贪”二字拆开便是“林二小人之贝(辈)”,念给林二听了,才知上了肃公的当。
  (田辛垦  杨宗仰)
  讽贪
  三河坝城内,有一座纪念明朝编修的祠堂,以往每年都定期举行祭祀和会宴,凡是三河本地秀才以上的文人,都可以参加会宴,有一回,却冒出一个武秀才走来参加会宴,席间大家都很不满意但又个个不便出声,于是肃公讲起故事来。他说:“古时候,有一回,梁山泊的头子宋江做寿,其手下的弟兄都打算送礼祝贺。当时武松和石秀俩人刚巧外出赶不回来祝寿,于是他们便合凑了一份礼物,托人送上给宋江,礼帖为简便起见,各取名中的一个字,武松的武,石秀的秀,用‘武秀’两字出名。没想到宋江收到礼物后,左看右看,都弄不清楚这个‘武秀’是谁,就发火训斥一番道:‘我哪有什么混蛋的兄弟武秀?这个不明不白之物,不能收,快给我退回给武秀这个混蛋。’”弄得那个贪食的武秀才脸红耳赤,偷偷地退了席。
  关公战秦琼
  每逢农历的三、八日是三河圩的圩期,从浒梓村开往三河的圩船,往往很热闹,客多时连站的位置都没有。
有一回,肃公因事迟到了,上船后仅挤了个站位。赴圩的搭客中不少中、老年人见到肃公没位置坐过意不去,纷纷扬声要后生人让位,可坐在肃公旁边的一位后生哥却偏偏装着听不见,不理不睬,肃公不以为意。开船后大家请他讲故事,那个不肯让座的后生哥快快让座给肃公,请肃公坐着讲故事。肃公说,好,讲到中间千万别打岔,一打岔鼓(故)柄就会被打断。大家齐声应好,肃公便坐下说:“我讲一个关公战秦琼的故事”,接着又故意提高噪子重复说一遍,讲的是关公大战秦琼的故事。这时旁边的那个后生哥不知肃公用意如何,急嚷起来:“不对,不对,关公是三国的人,秦琼是唐朝人,他们怎么会打起来?”而肃公呢?听他这么一说便连声说:“好,好,你比我懂,那你给大家讲吧!”说完,便闭目养神了。于是,大家都埋怨后生哥打断了肃公的鼓(故)柄,那个后生哥才知道中了计,受了肃公的一次教训。
  (徐新元  李万兴)
  张飞大战尉迟恭
  有一回,范肃公搭船赴圩,遇上搭客十分多,挤不出一个座位,只得暂时站着。船上有两个中年人正在神气十足地大讲《三国》,指手划脚议论关云长如何忠义等等。肃公特地挤到他俩跟前,开声问道:“你两人《三国》那么熟,可知道张飞大战尉迟恭?”这一问弄得那两个神气十足的中年人脸红耳赤,答不上来。其他的搭客即纷纷让座,恭恭敬敬请肃公讲这个故事,肃公不慌不忙,坐下慢慢说来:据说,刘玄德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归天后便回天庭,而关云长被封为关帝圣君,出入天庭也无阻无隔。一次,玄德患病关公前往探望,离开天宫回返玉泉山的路上遇到张飞。张飞听了玄德患病便立即赶赴天庭,但在南天门遇上守门的尉迟恭盘问,便和尉迟恭吵架,尉迟恭被张飞迫得连连后退。这时候,刚巧有两个大乌龟在门外评论关老爷如何忠义,对张飞却只字不提。气得张飞一肚子火,放下尉迟恭,转向那两个乌龟喝道,死乌龟,三国这么熟,可只知关云长,不知我张飞。吓得两个乌龟连头并颈缩入壳子里去了。搭客们哈哈大笑。
  (范永铎)
  自己种的
  某年的元宵节,肃公往三河汇城范姓祠堂拜祖,他戴的帽子是顶蒂脱落后用一节红皮蕃薯蒂代替的古怪帽。人们见了好出奇,特问道:“叔公,你的帽顶蒂怎会是蕃薯蒂?”他不忙回答,先向人们点了点头,又侧目朝好几个穿官服的人扫了一眼,然后指着自己的帽子回答:“是自己种(中)的!”示意不同于那几个穿官服的人是用钱买来的功名和帽子。
  (李德礼)
  赠吏
  有个乡村中的小官,贪赃枉法,不知天地,刮削民财,不顾民众生死,后来被民众联名告下了台,撤职查办之日,他悔不当初,泪流满面。肃公随口送一联: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那知头上有青天!
  (田辛垦)
  嘲  贡
  肃公对门有一黄某,用钱捐了个“副榜贡生”的功名。黄某不知羞耻,自以得势,宰猪宰羊,迎宗祭祖,铳鼓号天,大闹排场。肃公特作一联对:
水牛揾水窟,水浸鼻孔窟,呼(副),
火铳入火药,火点引线门,唝(贡)。
  巧联妙对
  有一回,村里打大醮,念经、拜佛、烧纸、化钱,和尚也请了好几班。肃公题了一对贴在醮坛,那对子是:
经卷可消灾,足见阎王畏和尚,
纸钱能赎罪,也知菩萨爱金银。
  村里有一财神宫,朝也有人拜,夜也有人拜。肃公特送一对: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我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教我为难。
  乡里请木偶戏演出,他给戏棚题对:
也想大班(谐般),有钱时方能做得;
莫嫌小戏(谐器),在乡下切勿强求。
  村旁有一伯公宫,香火不盛。过春节时肃公题联谑之曰:
喂,何处放炮?
噢,他们过年!
  他曾为纸扇店拟三对门联:
绝好交情,一开头便难脱手;不多身价,各到手可免争风。
力薄身轻,有势无须尽使;黄童白叟,于人何所不容。
阅尽世态炎凉,内里隐藏骨节;惯随人情开合,两边尚顾面皮。
  有间百货店,本钱多被顾客赊欠。肃公闻之,为其代拟一联:
去岁多赊,赊来赊去,一副本钱浮似水;
今年要现,现买现卖,三分利息稳如山。
  有一个乡人,开了一间赌博档兼售鸦片,慕名请肃公代写门联,肃公题联曰:
  鸦片三分,世上英雄归绝路;
  宝盒四向,人间好汉入穷途。
  (范仕根、王铁介、杨俊威)
  祭庸医文
  那时三河坝有一庸医,骗人钱财,误人性命,后暴病归天。范肃公特作一奠章,文曰:“呜呼!先生死矣!先生一死则天下之人少死矣!不死先生,而天下之人多死矣!故为之曰:先生之技,非岐非黄。先生用药,如虎如狼。着君之手,不病有病,服君之药,不亡而亡。君先去矣,百姓鼓掌。呜呼哀哉,尚飨。”
  (田辛垦)
  三河旧街
  三河旧街由北门出河唇的街头,有个城门状的地方名叫“太平关”,据说是三河大名鼎鼎的京举范肃公叫开的。
  范家在离城十多里的梓里村,村人都赴三河圩。一年春节后,范到三河赴圩,失落了一条旧袜带。几天后范来三河看迎神,发现自己的袜带还在那北门街口路边,被人踩得一塌糊涂。他赶紧拾起,抖去泥污,笑道:“居然路不拾遗,好个太平世界啊!”于是他要了红纸,替那街口的接神坛写了一副对联
十八年来十八夜,太平关内太平春。
  原来,三河正月十七、十八是迎神的热闹日子,那年又是清道光十八年。以年月对地名,现成通俗,幽默风趣。
  (徐  徐)
  庄谐并用
  范肃自幼聪颖,相传七岁能文,八岁能对,颇得其祖父宠爱。
  一日课余,肃吹箫自娱,其祖父拈须旁享其乐。忽然,祖父心得一联,欲试探孙子才智,则朗声吟道:“斑面吹箫有如笊篱斗柄。”肃明知祖父欲考自己而故意取笑,遂停止吹奏,转脸注视其祖,见祖父正拈须微笑,目光对着自己。
  范肃想起,祖父因牙齿不好,三餐食粥,就餐时,他总爱用手把须往外抹,唯恐沾上粥汤不雅。由是,顿生灵感,随口应付:“胡须啜粥恰似扫把拖泥。”祖孙俩相视而笑。其实,范肃不是麻子(俗称斑面),其祖也不是络腮大胡子(客家人称胡须),联对只是祖孙间谐谑嬉戏而已。
  范肃晚年辞官,居家授业,举凡村里有重大活动,村人都喜欢请他题联以增光彩。
  一年酬神作福,请来戏班唱戏。理事者请肃公为戏台题联。在场一位村民叹气道:“做戏了,又要提防番薯芋卵被人偷挖了。”肃公听后,援笔挥来:“做戏为何?防止偷薯偷芋。”围观者中有人惊呼:“肃公,你莫作搞,要写的是作福的对联!”肃公微微一笑,写出下联:“你莫作搞,捉到罚猪罚羊。”对联贴出去后,演了三天三夜大戏,虽然万民空巷,竟没有发生一宗失窃事件。
  肃公作联,来自生活,切中时弊,信手拈来,并不刻意求偶或堆叠典故。他善用民间俚句入联,诙谐风趣,通俗易懂,启迪教育的作用很好。
  旧时,三河坝良州江码头失足落水而亡者、自寻短见跳河而亡者莫计其数。当地人三五年就要在码头上边的寺场里建一次大醮。延请十几位名山大刹的高僧,做七日七夜道场,超度那些孤魂野鬼,祭奠亡灵。场面壮观,热闹异常。等法事结束后,和尚们将祭品(俗称斋酥子)散发给看热闹者。闻讯而先期云集在彼的流民、乞丐,常常蜂拥而上,争抢斋酥,踩踏事件时有发生,善事却酿成了悲剧。
  为了劝诫世人讲究道德,遵守秩序,相安才能无事。当地请肃公做了副对联贴在醮台楹柱上。其联是:“男行(xing)行(hang)女行行,行行行去有天堂;食分(fen)分(fen),拿分分,分分分好无争端。”
  联语采用汉字多音多义的重叠手法,平民化而寓意深刻。他主张不论人间地府,或男或女,只要大家各守本份,和谐相处,则各行各业处处都有“天堂”。充分体现出大埔客家人尊崇儒家中庸传统思想,宽厚待人,圆融和睦。此后醮坛,秩序井然,再没发生踩踏事故。
  (何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