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枫朗基本情况
枫朗地处大埔县东南部,东邻本县大东镇,南与饶平县相连,西接本县高陂镇,北依百侯镇,距县城19公里,全镇区域面积169.8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9.2万亩,耕地面积15092亩。下辖23个行政村,3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万人。
二、枫朗地名的由来
关于枫朗地名的来由,相传有二。一是根据《大埔县地名志》述称:古时候枫朗岭有大枫树,在阳光照耀下“银光碧影,翠盖生辉”,故名枫朗。二是按《黄氏族谱》的记载,地名的确另有成因。居镇政府西面2.5公里处有一山,名“枫朗寨”(原称天神寨),海拔282米,山下叫“风卵巢”,现称老窠里。《黄氏族谱》载述:先祖光裕公因元人兵下南方,大破宋室,民不聊生。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见兵贼扰攘,家宅不宁,兄弟相携来潮避乱。路从“凤卵”经过,闻名思义,悟及卵象天地,其白如天,其黄如地,剖卵而分,各执其半,决定分手择地开基。公与妣刘氏落居凤卵。遂将‘凤卵’改为“枫朗”。这也是长期以来,本地及附近群众将枫朗叫成“分卵”或“凤卵”的缘故。
三、红色枫朗
近年来,枫朗高度重视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深挖细崛党史军史,彰显红色独特魅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助推枫朗绿色崛起。扎实推进南方工委旧址建设,以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室布展为重点,逐步完善周边配套设施,目前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
扎实推进保护埔饶红色古道,以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开发徒步线路,宣传枫朗红色、绿色、古色旅游文化,打造枫朗红色古驿道健身休闲徒步胜地。该线路从枫朗镇南方工委旧址至茂芝会议纪念馆约26公里。
四、绿色枫朗
以现有的西岩山茶乡度假村3A级景区为依托,按照国家4A级别景区的标准和要求,突出以西岩山万亩茶场为核心,以西竺寺为亮点,擦亮高山茶品牌,以茶山文化为内涵,促进一产与三产有机融合,以旅促农、以农兴旅,变茶园为生态园、景区,变美丽山村为旅游山庄,致力打造集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
五、古色枫朗
近年来,枫朗镇在活化利用古民居上做文章,采用古为今用,今为古承的原则,重点完成了罗明故居、三祝堂、赖氏宗祠等特色古民居修缮项目,并按照“有姓氏文化、有村史村情、有乡风民俗、有乡贤榜、有核心价值观、有乡村美景‘六有 ’”标准要求开发保护,坎下村三祝堂和上山下村赖氏家祠被评选为梅州市文化祠堂。
通过做好“红色、绿色、古色”三篇文章,打造一批具有枫朗特色、独特的文化品牌,像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遍布客家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释放出迷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