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埔公安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有力维护了大埔持续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全县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3.5%、41.5%,创近8年来刑事、治安警情新低。打击工作取得“四降三升”(刑事案件、电诈案件、盗窃案件、重大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8.3%、47.8%、58.6%、46.4%,刑事破案率、移诉数、批捕率同比分别上升41%、5.2%、9%),其中刑事立案数为近8年来最低。破获“4.10”网络博彩专案,端掉窝点4个,全链条捣毁引诱全国彩民投注的犯罪组织;破获“701”专案,打掉跨境网赌团伙4个、诈骗团伙1个,抓获嫌疑人66人,成功铲除境内多地赌博代理商;破获超4000万元的涉众型房产诈骗案1宗,推动解决涉案问题房产50套,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舆论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聚力护航发展,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一)抓实安保维稳工作。大埔公安根据不同节点安保要求启动等级勤务,春节、全国“两会”、五一、新中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25周年及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系列活动期间,全县社会治安平稳有序,社会平安稳定大局持续向好。
(二)有力处置灾害风险。大埔公安以最高等级勤务响应,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参与“5·1”塌方灾害和“6·16”特大暴雨灾害救援处置工作,坚持冲锋在前、舍身忘我、连续奋战,先后派出警力1500余人次,警车600余辆次,设立治安、交通执勤点26个,社会治安巡线14条,紧急转移群众2万余人,现场救助遇险群众300余人次,有效排查整改隐患路段13处,收集整理数据10万余条。
二、聚力严打震慑,突出违法犯罪有效遏制
(一)电诈发案实现持续5年下降中的最大降幅。大力推进反诈攻坚行动,对175条预警线索全量进行上门劝阻,直接拦截群众损失12万余元。全年电诈发案71宗,同比下降47.8%,涉案金额491万元,同比下降13.4%,返还群众被骗资金66万余元。
(二)禁毒打击战果突出,实现“五个不发生”目标。全链条打掉涉新型毒品犯罪团伙2个,破获涉贩毒、容留他人吸毒等案件7宗,破获省目标案件1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2人,缴获依托咪酯6克、电子烟弹137个,排查重点部位72处,提取毛发300余份,发放宣传单2.3万余份,全县未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未发生聚众群体吸毒案件,未发生易制毒化学品流失案件,未发生制毒、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未发生涉毒舆情事件。
(三)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现全市首个“三下降”。自主搭建“阳光帮教”小程序,成立25名志愿者队伍,联动158家未保单位精准帮教未成年人768人次,整治行业场所隐患75处,助推我县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三项指标实现全市首个“全线下降”,我县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1.2%、28.7%、70.8%。
三、聚力专项整治,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一)街面可防性警情同比下降48.38%。县城常态设立巡线12条,组织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和社会面震慑行动24次,出动警力3500余人次,设立综合查缉、巡逻管控、交通整治点28个,巡查重点部位236个,抓获在逃人员23人、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175人,发放安全宣传资料11万余份,有效震慑违法犯罪。
(二)交通事故实现“三下降”。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1542起,查扣各类违法车辆3827辆,检查客货运企业或涉载重企业45间,排查道路隐患105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852场,全县交通事故总数、伤人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9%、34.3%、21.8%,其中交通事故亡人数下降幅度全市最大,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交通安全事故。
(三)纵深开展专项治理。自11月12日部署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以来,梳理排查校园和重点场所安全隐患196个,推动整改196个,发出公安提醒函183份;摸排矛盾纠纷133起,推动各职能部门化解123起,重点加强学校和周边地区治安防控,每日下沉局机关警力落实校园“三见”勤务280人次,落实重点场所区域路面巡逻255人次,全县未发生涉校突发案事件和安全事故。
四、全面深化改革,公安新质战斗力有效增长
(一)探索构建现代警务体系。深度融入“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持续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和“8+3”侦查打击体系,推动全县刑事侦查模式转型升级。
(二)进一步建强数据支撑。累计建成视频监控958路、治安卡口49路、融合数据9853万条。自主研发的“阳光帮教”小程序在“智慧公安我先行”广东公安基层技术革新比武大赛中取得了全省第3名(为唯一获奖的县级单位),荣获二等奖;自主研发的“文来武往”应用和“火眼金睛”监测模型在“智慧公安我先行”梅州公安基层技术革新比武大赛中取得了全市第4名和第6名(为唯一获奖的县区),荣获三等奖。
(三)优化便民服务举措。持续落实护航高质量发展30项措施,开设涉企商务办证绿色通道,办理企业往来港澳商务备案2间次,往来港澳商务签注4人次。大力推进暑期“专场办”“全程网办”“委托办”“自助办”等四项便民措施,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学生和暑期出行人员的用证需求,受理身份证2290张,临时身份证39张。开展摩托车送考下乡活动13场次,助力考证成功630人,推进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带牌销售便利登记措施,实现各乡镇带牌销售点全覆盖,农村地区摩托车持证率、上牌率达90%,公安行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四)不断夯实群众基础。坚持“做专警种”“以专对专”思路,规范设置“两队一室”,高标准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转型改造,因地制宜完善派出所运行机制,确保了各所队科学管理、扁平用警、运行规范高效。在打击破案、抢险救灾、服务群众等工作方面,得到群众一致认可,全年获赠锦旗58面,收到感谢信6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