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位于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五丰村的绿美公园游人如织,市民游客或打闹嬉戏,或野餐小酌,或仰望星空……高颜值的郊野公园在为当地增“颜值”提“气质”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亲近绿色、走进自然的空间。
活跃的人气带来蓬勃的朝气,“绿美”实效正在显现。
近年来,大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把绿美生态建设和县镇村绿化一体推进,全面落实林长制,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位于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五丰村的绿美公园。刘文烽 摄
乡村绿化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进入三月,大埔各地抢抓造林黄金季,掀起了全民义务植树“新热潮”。
3月14日上午,2025年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暨五级林长植树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开展。大埔县在东岭公园县级义务植树点开展“我为全运种棵树”主题植树活动。
县委书记黄增国,县委副书记、县长凌晓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红梅,县政协主席林文建,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蓝欣,县委副书记、“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大埔县工作队队长吴静等县领导到县级义务植树点,与干部群众一起投入到植树活动中。
活动现场,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提桶浇水,认真完成每一道工序,经过一番辛勤劳作,新栽树苗昂然挺立,在春风中展现出蓬勃生机,为绿美大埔注入了盎然春意。
此次活动共种下金丝楠木、紫花风铃等乔木350多棵,增绿添彩补种红花檵木、满天星等灌木630多株,松土施肥抚育护绿2000多株原生阔叶树。此外,县相关单位认建特色林、主题林和各镇(场)镇级植树活动均于近日陆续开展。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大埔注重发挥主题林的引领作用。在三河镇绿美公园“人大代表林”植绿现场,梅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省、市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为绿美梅州增绿添彩。植树环节,大家挖坑扶苗、填土压实、扩穴施肥……完成了苗木补种和抚育工作,包括樱花、紫花风铃木、海南红豆在内的108株树苗在“人大代表林”里安家落户。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与市人大常委会投入150万元,在三河镇绿美公园建设了总面积490亩的省市共建“人大代表林”。如今,约2万棵树木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
在百侯镇,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百侯镇的党员干部到侯南村田园农庄路口至百侯山庄路口(S221线旁),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主题党日活动,共同建设“宣传林”。
大地绿起来、城乡美起来。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粤东北重要生态屏障,大埔县森林面积291.83万亩,森林蓄积量12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02%,绿色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2024年,大埔县绿美建设不断深化,全面统筹山上山下,完成林分优化5.05万亩、森林抚育3.7万亩,动员社会捐资1698万元、苗木2.57万株,完成绿化植树22.5万株。
2025年,大埔计划种植15.06万株,因地制宜增植经济林、主题林,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建设“美丽庭院”和“四小园”,把绿美乡村“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全民参与
多元发力共建绿美城乡
事实上,乡村绿化需要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建共享。只有人人爱绿,积极植绿,绿美才能成为现实。
近年来,大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带头,群众以主人翁精神,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和古树认捐等形式,积极参与“廿林添绿”大行动、“1+3”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系列行动,并充分利用“四旁”“五边”空地植绿增绿,用实际行动助力绿美大埔生态建设。
今年春天,80多岁的三河镇五丰村村民李文亮有了新的念想,要“扮靓”房前屋后。说干就干,趁着春光,他和志愿者在庭院四周种下900多株各式各样的花卉、树苗,为家乡增添了许多生机。
“种下树后庭院变美了,更加生机勃勃了,傍晚在门前散步,很是享受。”李文亮笑着说,环境绿化后美的是各家各户,最终受益的是大家。
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乡村绿化美化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如何促成这种转变?五丰村党支部书记陈志辉深有感触,“要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好处。”
位于大埔县三河镇五丰村的绿美公园成为游客打卡地。陈泽铭 摄
据陈志辉介绍,当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处着力,先集中力量打造、完善绿美公园“人大代表林”,让村民看到乡村环境美化后带来的人流、客流的增多;与此同时发出倡议书,入户走访,积极引导镇村党员干部、返乡大学生、社会组织等各方社会力量共同补植添绿、栽花赋美、种果增香。今年,五丰村已经种下了1500多棵树。
另一边,在枫朗镇溪背坪村,梅潭河两岸的黄花风铃木盛开了,金灿灿的花朵缀满枝头,形成了“金色长廊”,与河景相映成趣。黄花风铃木的盛开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赏景的好去处,也为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溪背坪村党支部书记黄平介绍,近年来,溪背坪村发挥回乡联队资源和热心乡亲建设家乡的优势,筹集绿美专项捐款,在村口4.5公里河堤种上风铃木2000余棵,大大提升了村庄风貌。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乡村变得更美、更宜居。”枫朗镇党委委员赖海浪说。
数据显示,目前,大埔全县通过企业赞助、群众自筹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300多万元。
大埔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四个万家”“部门下沉”“吹哨报到”“主题党日”等系列行动,深化乡村绿化“敲门行动”“美家美户”等措施,推行“互联网+义务植树”、“主题林”建设、“扮靓屋夸”等群众性植树活动,推动“干部带头示范”向“群众主动参与”提升,提高广大村民的绿美意识和参与热情。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形成共建绿美乡村的良好氛围。
稿件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