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在三河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24年5月1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三河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起步之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三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促发展,担当作为抓落实,以“头号力度”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落实。并于2023年成功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和市“百千万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题攻坚行动示范镇、汇城村成功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五丰村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实现“百千万工程”开局起势,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极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一、全力以赴抓经济、强产业,发展态势更加稳健
202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1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税收收入约919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3亿元,连续五期(5-9月)在全市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获得三类镇排名第一,年度考核获评“良好”等次,各项经济指标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实体经济持续壮大。全力培育“四上”企业,新培育2家“四上”企业,分别为广东五虎山药业有限公司和三农富贵农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博睿能磷酸铁锂储能、嘉远新型材料、梅汕货运等项目落户三河。全力保障大埔电厂二期、广晟稀土扩界增产项目、峡能100MW农光互补等重大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无障碍施工。全面完成5个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切实为全镇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用地保障。
乡村产业创出样本。聘请客宝梅菜扣肉预制菜公司负责人为“产业村长”,带动群众种植芥菜。成立大埔县梓良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峡能公司探索建立“光伏公司+强村公司+辣椒”的合作模式,打造千亩指天椒种植基地。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全力做好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大埔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打造以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为核心,串联周边“一核五点”的红色研学基地。推进朱德大桥旁生态停车场、五丰红船浮桥、梅潭河碧道(二期)项目、汇城渡口码头、韩江源文旅综合配套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引进乡贤企业大埔县周家庄客家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在汇城村投资三河韩江源文旅综合项目,并在韩江源成功举办首届三河坝龙舟文化节邀请赛,同时首艘旅游客船“游学号”成功试运营。
二、接续奋斗抓建设、促融合,发展格局更加全面
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为抓手,积极推进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红色三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全力抓好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工作。
人居环境稳步提升。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内的村为重点,对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周边及可视范围内开展“三清三拆”、屋顶改造和绿化提升等行动,2023年共完成“三清三拆”180处约7300多平方米,拆除违规广告牌19处和太阳网25处,完成绿化面积18处约3000平方米,更换商户老旧挡水板231户699个,外墙改造约2000平方米,屋顶改造约1.5万平方米。聘请专业第三方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典型镇建设规划》、《汇城村村庄规划》,与梅州市政佳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翰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建筑业结对帮扶关系,优化完善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三河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面动工建设。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在朱德大桥头旁新建大型公共停车场,配备243个停车位,配建64个充电桩。完成汇城、先觉、梓里等行政村的村内道路硬底化约1.6公里;完成汇东村百子地商业街改造和汇城村城西旅游公路建设。在五丰、旧寨、汇城等村实施总投资2246.24万元的镇村污水管网完善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持续推进镇级自来水工程,并更新完善老旧管网,保障群众日常用水。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突出抓好韩江源驳岸、韩江源梓里水河道等生态修复工程,切实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推动三河坝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完成约1万亩林分改造抚育,种植120株生态水杉,建成5亩竹林科普园和5亩湿地科普园。严格保护森林资源,落实“林长制”责任,加强巡查管控力度,建成铁塔视联智能监控平台,严厉打击林业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共处罚野外违规用火、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非法毁坏林地案件12件,罚款58580元。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共同助力绿美生态建设,筹集28万社会资金分批次推进绿美提升,完成圩镇范围和镇区内8个村的绿美提升工作。大力开展松材线虫病处置工作,对辖区内72.6平方公里被感染病树开展全面治理,完成33.4平方公里病树治理。
三、用心用情抓民生、办实事,发展红利更加惠民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公共服务优化提升。推进大埔电厂二期安置区的“三通一平”建设,解决征地拆迁安置户的建房需求。筹资450万元,在旧寨村、梓里村新建2栋教学楼,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筹集80万元新配置一辆负压救护车,提升医疗救助水平。
粮食安全根基稳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自觉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顺利完成粮食生产任务。2023年粮食生产总任务3962亩,已完成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3973.6亩,早稻种植面积1530亩、春大豆15亩、其他粮食面积473.6亩;晚稻种植面积1656亩、大豆5亩、其他粮食面积294亩。
保障体系扎实稳健。切实保障社会公共服务,发挥社工团队作用,做好特殊人群服务工作,完成了全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低收入群体406户共607人的核查工作,确保民政对象获得相应的保障。同时,积极做好梓里特大型地灾点整体搬迁工作,动员拆除一期、二期板房和1间大型猪场,转移板房内居住群众15户,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坚持不懈抓改革、谋创新,发展动力愈加强劲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重要抓手,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土地要素保障。一是探索推进农用地整理规模化经营,着力破解农村耕地碎片化问题,打造集中连片耕作区,推进规模化经营落实落地,引进公司流转经营耕地280亩,梓里村农用地整理项目于2023年11月30日获发改初设概算批复。二是探索建设用地整理能源产业集聚,聚焦破解土地利用低效闲置难题,分类施策腾退低效用地、闲置土地、历史遗留工矿用地,整合优化布局,保障圩镇建设和产业用地。三是盘活存量闲置资源,率先全面完成11个村239.86亩拆旧复垦指标交易,为市县镇村创造了约1.2亿元的经济效益,惠及村民301户。四是优先推进完成5个配套生态环境治理类工程。
五、矢志不渝跟党走、保稳定,政府效能显著提升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由领导领学促全员共学,在追根溯源学、融会贯通学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认真开展主题教育,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和《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必读书目,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全方位开展学习教育。
平安建设更加坚实。扎实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积极筹集资金实施综治中心、司法所改造提升项目,构建“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推行网格化治理,投入资金建设完善60个“平安乡村”视频监控,提高乡村网格化治理和乡村智治能力。成功创建无信访村(社区)10个。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镇共上报网格事件1030件,其中733件办结在村一级,297件办结在镇一级,最大程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镇治安秩序良好,年内无发生重特大案件、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完成镇政府内的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改造,设有4个综合服务窗口,承接515个服务事项。完成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项目,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和武装工作融合发展。新建成三河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大埔县三河产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汇东片区红色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建企业、群众与人大代表之间的“连心桥”。深入推进廉洁高效政府建设,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从严从紧安排预算,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依法依规开展“五经普”,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是上级部门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镇上下积极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代表镇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满怀收获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三河镇发展中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农业支柱型产业和龙头企业不够,区域竞争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整治“六乱”、人居环境、环保污染等方面还需持续发力;三是民生保障仍有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与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四是干部服务意识、改革创新、主动担当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一定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勇于斗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镇人民的殷切期待。
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三河镇“百千万工程”大有可为之年。我们要坚定信心、增强底气,集中精力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提升“立”的实效,就一定能在新一轮发展赛道上抢占更大先机、赢得更大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镇党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大埔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三河贡献。
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重点是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产业为重,激活实体经济“新动能”。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围绕大埔电厂上下游产业链条,引进相关配套产业。主动服务现有“四上”企业发展,保障粤电大埔电厂二期、峡能100MW农光互补、博睿能磷酸铁锂储能、嘉远新型材料、梅汕货运等项目建设,力争2024年新培育3家“四上”企业。二是全面发展乡村产业。服务保障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改造提升工程、三河韩江源文旅综合项目建设、大埔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开发并推出红色研学、乡村团建、滨水休闲(露营)、水上旅游、水上运动等旅游产品,带动民宿、餐饮店、土特产店、文创产品发展,促进村民增收。加快实施梓里村农用地整理项目,形成500亩集中耕作区,提升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规模,推动三河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发挥好工作专班作用,进一步摸清村(社区)“三资”底数,全面激活“沉睡”资源,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二、坚持统筹兼顾,塑造城乡融合“新样板”。立足“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文化旅游特色镇定位,加快圩镇“七个一”提升,强力推进梅龙高速三河出口至汇城村重点区域建设攻坚行动。一是持续开展“三清三拆”,对全镇各村清拆情况进行排名并常态化开展督查,并争取资金用于清拆和清拆后的改造提升。二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度,全面加快三河社区八一路、韩江源对面沿江一带、汇城村农民街和沿汇城河堤一带外立面改造项目,对圩镇建成区范围内没有列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房屋,谋划农房风貌品质提升项目,拟实施三河社区美丽示范主街及沿街风貌管控项目、三河镇旧寨村农房风貌品质提升项目、汇东村百子地后巷农房风貌品质提升项目。三是加快推进三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拆除老粮仓,并在原地新建一栋集综合养老服务和长者饭堂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同时,拟在旧寨村委旁选址新建集综合性商超和农贸市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商业楼。四是结合红色央企华润集团“华润希望乡村”项目,谋划实施汇城村村内道路提升工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汇城村传统建筑风貌提升示范区项目和汇城村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三、坚持生态优先,绘就绿美三河“新图景”。一是鼓励引导广大群众拆除废弃建筑,在房前屋后空地上建设“四小园”,创建“美丽庭院”,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二是持续要求各村全力发动乡贤等社会资源筹措资金,狠抓“四旁”“五边”全民绿化,在圩镇完成植树2000株以上、典型村植树总数达到户籍人口每人1株树的目标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绿化美化。三是加大森林保护力度,加强巡查监管,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规野外用火、毁林建房建坟等违法行为。四是重点推进三河坝绿美公园示范点、“省市共建人大代表示范林”建设;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的合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共同推进生态建设。
四、坚持共建共享,增强社会事业“向心力”。一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继续把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有效整合基层政法力量和各类资源力量,强化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二是加快平安三河建设。切实做好建筑、交通、燃气、食品、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抓实防灾减灾救灾,强化森林防灭火和三防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诈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大力推进三河中学和三河中心小学运动场提升工程以及五丰、旧寨、汇城、梓里、小坑、三河社区污水管网和配套设施建设、三河镇区供水管网更新项目,不断完善民生基础设施。
五、坚持攻坚突破,聚力探索改革“新路径”。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抓手,一体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2024年实施梓里村468亩、源坑村437亩的农用地整理项目,由强村公司进行规模化流转;2024年计划完成150亩工矿用地腾退、开展154亩村庄建设用地腾退,统筹做好“先建新”与“后拆旧”工作,加快推进“优迁快聚共富安居”小区项目建设。增强土地要素对产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向存量要增量、向集约要空间,因地制宜推广梓良农业强村公司与大埔峡能农光互补项目辣椒种植经验,辐射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增长。
六、坚持实干担当,树立有为政府“新形象”。全面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依法行政为准则,树立法治思维、践行法治理念,深入开展2021-2025普法规划,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深化政务公开,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提升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全面加强党纪和廉政建设。坚决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执行《三河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同时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重点监督,加强对项目资金支出、项目推进进度、农村集体“三资”、人居环境整治、耕地保护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工作。
各位代表,任重道远须策马,风劲正是扬帆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锚定发展目标,面上统筹、重点突破,保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保持“日夜兼程、快马加鞭”的紧迫感,主动担当、攻坚克难,为三河高质量发展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