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4日)
县人大常委会:
现将我县202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规定和县委审计委员会批准的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县审计局组织对202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委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1568”思路举措,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房地产市场下滑的双重冲击,千方百计培植财源、盘活资金,组织财政收入,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2.33亿元,比上年增加1.73亿元,增长3.42%,为我县疫情防控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积极推进数字财政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消化隐性债务8.55亿元,完成了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的目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51.22亿元,比上年增加0.72亿元,增长1.43%。财政预算收支平稳增长。
——重点民生保障有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45.36亿元,同比下降6.59%,通过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腾出财力保基本民生、办民生实事。全年安排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38.09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本级支出的83.97%,重点民生支出得到较好的保障。
——审计整改成效良好。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认真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截至2022年6月底,对上一年度审计查出的256个问题,完成整改191个,整改完成率74.61%。通过收缴资金、归还原渠道资金等方式完成整改3674.63万元(其中上缴财政3345.42万元),推动加快使用资金2.86亿元,以拨付资金、调整账务、规范资金管理、补记或核销资产等方式进行整改2.84亿元;非金额计量问题整改完成15项;以表态、承诺纠正方式整改问题56个,占比21.87%;制定或修订内部管理制度10项;未整改问题12个,占比4.69%。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一)县级财政管理及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审计了县财政局具体组织的大埔县2021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结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2021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2.33亿元(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52亿元),总支出51.22亿元(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45.36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7.39亿元(其中本级收入2.47亿元),支出7.3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9万元,支出3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08亿元,支出5.06亿元。审计结果表明:202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情况总体良好,决算草案编报基本规范,县财政部门能依法理财,财政资金支出基本真实、合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财政资金审批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方面:县财政局未按规定用途动用预备费288.14万元,用于已有专项资金保障的森林抚育项目。
2.财政预算管理和结算草案编制方面:一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不精准。多编制亏损企业县自来水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35万元,未编制有经营收益的三河坝纪念园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10.33万元;二是公务用车购置费230万元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未具体列明使用单位;三是县财政局未在30天内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指标181.62万元下达到相关使用单位。
3.财政收入质量方面:一是县财政局少列公立幼儿园保教费、林业罚款等预算收入1498.07万元;二是县自然资源局未及时收取土地出让金及违约金1955.45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466.78万元;三是县水务局少缴河道采砂权出让收入830.41万元、水资源费352.10万元。
4.财政支出约束方面:一是县财政编制的年初预算不够精准,预算调整幅度大,涉及预算调整金额4亿元,影响了年初预算的执行;二是超范围安排或使用老区苏区转移支付资金409万元,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支出;三是未及时拨付项目资金202.46万元,影响相关项目建设进度;四是部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841.76万元未及时发放到户;五是有3个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结余资金258.47万元,存放超一年以上未缴回财政;六是县林业局有2项育林工程部分项目未达到设计要求;七是县农业农村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未及时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5.财政风险防范方面:县财政资金缺口大,2019、2020、2021年县本级收入分别只占总收入的14.48%、14.12%、12.46%,支出高度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及调入资金,财政运行存在风险。
6.专项债券审计方面:一是有1个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县中医康复中心至2021年底仍未开工建设,涉及债券资金1500万元;二是县财政以拨代支,将债券资金转入专户或项目单位虚列债券支出2.96亿元;三是县殡仪馆实际收益难以覆盖还本付息支出,涉及专项债券资金1000万元。
(二)县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1.部门预算编制执行方面:一是有9个单位预算编制不准确,其中:有3个单位公务接待费预算执行率低于20%;有1个单位人事管理及执法等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10%;有5个单位会议费及培训费预算执行率低或无支出。二是有7个单位超预算列支公用经费、项目经费等334.82万元,其中3个单位超预算列支“三公经费”,3个单位超预算列支公用经费,1个单位超预算列支项目经费。三是有3个单位无预算列支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69.78万元,有1个单位无预算向工会拨款2万元购买健身器材。四是有1个单位未及时拨付下属单位公用经费16.48万元。五是有2个单位违规从零余额账户向实有资金账户转款316.40万元。
2.财政财务收支管理方面:一是有9个单位部分出租、资产处置等收入348.70万元未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二是有2个单位存量资金29.71万元未清缴财政。三是有5个单位支出审核把关不严,多付物业管理服务费、办公设备维护费等4.01万元。四是有5个单位扩大支出范围,向无预算缴拨关系的单位拨付工作经费或慰问金49.92万元。五是有12个单位购买办公设备等未办理政府采购手续,涉及金额104.39万元。六是有1个单位挤占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资金500万元。
3.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一是有2个单位内控制度内容不够具体、细化。二是有13个单位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其中:有2个单位网银转账支付未执行二级以上审批程序,1个单位未按内控制度处理“两违”建筑,1个单位未依规收取部分占道费或收费不规范,1个单位未及时结账,2个单位设施设备维修保养费未据实结算,1个单位办公用品未办理出入库手续,3个单位账实不符,1个单位出纳坐收坐支现金,1个单位设备采购项目招标评分设置不合理。三是有4个单位超限额使用现金结算,涉及金额74.62万元。四是有15个单位费用支出41.92万元未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五是有10个单位自制原始凭证支付劳务费及其他费用106.22万元。六是有16个单位费用支出1105.15万元未附相关合同、明细清单和签名确认。七是有16个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涉及金额369.16万元,其中:有2个单位代收代付款未纳入单位会计账统一核算,有1个单位加油卡充值费用未按往来科目记账。
4.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方面:一是有1个单位未制订工会经费收支相关制度;二是有1个单位提取工会经费7.42万元依据不充分;三是有2个单位未按规定收缴工会会员费;四是有1个单位超标准购置文体活动服装费。
5.机构编制管理方面:一是有2个单位部分临聘人员聘用未履行报批手续;二是有1个单位聘用人员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
6.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一是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小党溪堤路结合加固处理段乡道工程未按设计图施工;二是有2个单位对5项工程监理合同审核不严,合同酬金条款设置不合理,部分条款显失公平;三是有1个单位加装电梯工程未及时办理决算手续;四是有1个单位2项工程结算造价偏差率远超5%的规定;五是有2个单位工程结算内容不实,多付工程款3.09万元。
(三)镇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组织对大麻镇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和银江镇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财政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财政收支管理方面:一是大麻镇未将各村退回的种粮直补款17.51万元上缴财政;二是大麻镇扩大支出范围,向无预算缴拨关系的单位拨付工作经费227.36万元;三是银江镇未自行组织开展党建活动,涉及金额1.21万元;四是两镇购置办公设备未执行政府集中采购规定,涉及金额14.89万元。
2.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一是银江镇支付手续不完善,列支宣传费15.18万元无验收、结算、合同等手续;二是两镇未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涉及金额6.83万元;三是银江镇未取得发票支付租赁款、清洁费、煤气费13.34万元;四是银江镇会计科目核算不规范,存在少记财政收入和经费支出、虚大收入及支出、部分二级科目核算不准确、食材采购支出未按实结算、网银转账支付未执行二级以上审批程序等情况。
3.民生保障及改善方面:一是大麻镇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推进缓慢,养老保险落实率仅为31.20%;二是大麻镇饮用水源部分指标不达标;三是银江镇部分临聘人员聘用手续不完善,2人未报人社部门审批,3人未签订劳动合同,6人未缴交社会保险费。
4.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一是大麻镇对建设项目管理监督不到位,现场签证不严谨、评审报告不实;二是大麻镇有2项工程设计变更或建设内容变更未按规定审批即先行实施,银江镇有3项建设工程未批先建;三是银江镇将2项工程直接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实施;四是银江镇有1项工程结算不实,多付工程款5.5万元。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一)中央及省直达资金审计情况
组织对我县2022年第一季度中央及省直达资金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我县能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有序推进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及时分配并规范使用直达资金,通过加强监控,发挥资金惠企利民实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数据与直达资金实际支付信息不一致,涉及金额222.51万元;二是未按规定标注直达资金标识,涉及金额4亿元;三是未将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直接支付给最终收款人,涉及金额24.11万元。
(二)电子警察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审计情况
组织对我县电子警察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县住建局等4个单位负责建设的12处电子警察建设手续基本齐全,建成后在降低交通事故率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启用2处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未向社会公布,涉及处罚金额55.48万元;二是已变更服务商却未及时终止与原服务商的电路网络服务合同,涉及金额1.44万元;三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收集的违法行为记录22条,超过5天规定时限审核上传;四是未告知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对处罚异议的申诉方式。
三、重点民生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一)学生资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审计情况
组织对我县2021年度学生资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学校未按5%的规定提取经费用于资助或奖励学生,少提资助经费43.68万元;二是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金2.05万元,未按银行转账方式发放给受助儿童家长;三是部分学校未严格审核申请资助的学生资料,申请表家庭成员情况填写不完整;四是部分受助学生信息录入不完整,受助学生及监护人身份证号码未录入;五是档案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未能提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分析表,也未将公示照片、截图存档。
(二)公立医院医疗收费医保报销和药品耗材管理审计情况
结合县人民医院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对我县公立医院医疗收费、医保报销和药品耗材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多收费4.45万元,其中:收取主麻费用的同时重复收取副麻费用1.99万元;单日多次无依据收取麻醉费用1.23万元;6岁以上病人按6岁以下病人的标准收费,多收麻醉费用;超限额超次数收取冰袋降温、压疮护理等费用。二是将不符合医保报销的医疗费3.34万元违规纳入医保报销。三是未严格执行药品线上采购制度,将节余药品重新入库二次销售,涉及金额141.88万元。四是部分医用耗材采购流程不规范,先配送使用后下单采购,涉及金额2.07万元。五是药品耗材购销零差价政策执行不到位,部分药品耗材未按要求及时调整价格。六是医用耗材占比超标,未达到市定每100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20元以下的目标要求。
(三)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审计了我县2021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大麻镇“六个一”建设项目和城区截污管网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其中:有2个项目征地拆迁工作进度缓慢;有5项公路改建工程施工进度滞后;广东粤电大埔电厂二期工程仍未动工建设;大麻莲塘韩江大桥工程施工处于半停滞状态;大麻镇移民新村项目未按期完工;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缓慢;城区截污管网项目工程进度比原约定工期滞后7个月。二是有1个单位占用项目资金4789.90万元。三是省道S227线枫朗至高陂段公路改建工程超规模申报补助金。四是有1个单位超付建安工程款494.30万元。五是城区截污管网项目工程变更和增加工程先施工后报批。
四、国有资产资源和国企审计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对74个部门单位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有关部门单位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有16个单位少记固定资产和软件资产98.33万元;二是有8个单位往来款项5351.26万元长期挂账未清理;三是有1个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手续不规范,报废设备先处置后报批;四是有3个单位固定资产账账不符,涉及金额201.18万元;五是有1个单位购入和领用房屋维修材料未办理相关手续,且大量闲置,涉及金额4.36万元。
(二)自然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情况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对大麻、银江两镇的自然资源管理情况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两镇重视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较好地履行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河长制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大麻镇镇村巡河频次均未达要求,银江镇3位镇级、3位村级河长巡河次数不达标;落实河长会议制度不到位,大麻镇未能提供完整的镇级河长会议记录,银江镇河长会议次数不达标。二是银江镇对一个公众投诉上报河湖问题处理缓慢,办结时间超过规定时限。三是大麻镇制止非法占用土地行为执法力度不够。村民违法建设猪舍、混凝土公司擅自将地面硬底化并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等问题均未得到及时制止和查处。
(三)县属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组织对县食品公司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该公司能健全完善内控制度,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促进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违反发票管理规定,用白条单支付人工工资、卫生清理等费用14.64万元;二是支付手续不完善,列支1.67万元费用未附明细清单;三是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未登记固定资产和无依据调减固定资产8.44万元;四是公务接待不规范,有3单公务接待陪餐人数超标准;五是津补贴发放不规范,重复发放加班补助,多发放安全生产奖金和无依据发放计育奖。
五、规范权力运行审计情况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等,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能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动所在部门单位、所辖领域经济社会和事业发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管理不规范。一是有2个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内容不具体、操作性不强,未明确需要集体决策的资金额度。二是决策制度执行不到位。有10个单位部分大额资金使用未经集体决策,涉及金额740.63万元;有1个单位2笔大额资金使用先支付后决策,涉及金额6.22万元。三是有1个单位违规决策导致2名公职人员违规领取企业补助6.60万元。
(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到位。一是有6个单位以各种名义违规发放津补贴和奖金27.78万元。二是有9个单位违规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流量费、短号费、保险费等53.29万元。三是有14个单位多报驻村、值班、伙食、差旅、岗位、高温、误餐等补助16.58万元。四是有4个单位报销差旅费7.64万元未附派车单,或未办理出差审批手续。五是有14个单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执行不到位,涉及金额50.77万元,其中:有9个单位部分公务接待费报销凭证不齐全或接待清单填写不规范;有4个单位公务接待人数不实或陪餐人数超标准、超次数接待;有1个单位公务接待费7.64万元列支不规范。六是有7个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涉及私车公养、维修管理不到位、重复报销车辆维修费、运行费单车核算制度未落实、未实行加油卡结算、占用下属企业车辆等问题;七是有1个单位未向中标供应商租用汽车,涉及金额17.35万元。
六、审计移送的问题线索情况
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我县移送1起关于医疗服务违规多收费4.45万元,以及将不符合医保报销的医疗费3.34万元违规纳入医保报销的问题线索。
七、审计建议
(一)加强财政统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管理,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收入管理,按规定将资产出租、处置等收入及时上缴国库,盘活各类国有资源和存量资金,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切实兜牢“三保”底线。
(二)加强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债务风险。严格落实预算法和国家有关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规定,强化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坚决杜绝新增隐性债务行为。强化部门协调机制,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严格支出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预算约束,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单位内部控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决压减非刚性支出。
对本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具体审计情况,县审计局已依法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报告反映的问题正在得到整改和纠正。下一步,县审计局将加强跟踪督促,县政府将按有关规定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做好各项审计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工作要求,自觉接受县人大常委会监督,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