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大埔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县府办秘书组  时间:2018-01-16 09:34:32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1月11日在大埔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大埔县县长  熊锋松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参议,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以及县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市加快建设“一区两带六组团”的要求,落实“两大振兴政策”,扭紧“三大抓手”,攻项目、优环境、兴产业、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预计全县生产总值90亿元,比增8%;固定资产投资77.49亿元,比增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7亿元,比增9.2%;外贸出口总额1.95亿美元。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支出35.9亿元,分别比增1.06%和1.01%。
  ——发展环境实现新优化。全力以赴推进88项重点项目建设,全年累计完成投资88.35亿元。全力推进总投资124.37亿元、年度投资计划33.22亿元的23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潮高速公路(含大漳支线)全面动工建设,完成投资14.91亿元;县城过境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动工建设湖寮至高陂连接线;完成高陂镇产业园区道路、三河至五丰路面改造、梅溪至和村灾毁路面中修、西河镇东方至石涵联络线和桃源至食饭溪公路改建工程;抓好高陂赤山至留田过境公路、湖寮镇璜腾坑至高道联络线、枫朗至高陂路面改造以及大埔旅游产业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湖寮至枫朗公路改建、大麻至高陂旅游产业公路等规划建设。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2.03亿元,征地拆迁和6个移民安置点规划建设有效推进。投入5.16亿元,加快推进西河水和双溪水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山丰水库等8项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投入1.55亿元,完成新建供电配网工程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增WIFI热点3000多个,新建190多个4G站点,完成248个行政村原中央苏区农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试点建设。
  ——实体经济取得新发展。预计工业总产值83.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5.3亿元,分别比增7.9%和12%。培育发展电力、陶瓷两大主导产业,全年电力税收1.72亿元;陶瓷销售收入16亿元,税收1.09亿元。广州海珠(大埔)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新入园企业达17家,其中已投产9家;开工建设首期790亩的县城工业小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成12家规上企业技术改造,新增机器人应用10台。新增规上企业5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吉玉陶瓷“新三板”上市工作扎实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专利申请量达219件。以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召开为契机,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全年引进项目28个,计划投资总额91.73亿元,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部经济项目1个。
  ——文旅产业呈现新活力。文化馆总分馆通过省级验收,新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7人被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功创建广东唯一的国家非遗保护观察点。坚持特色化引领,以推进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建设为主线,打好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三张牌,抓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全域旅游加快发展。成功举办纪念三河坝战役90周年、蜜柚名茶旅游节暨农村电商发展峰会等活动,大埔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被评为全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市)”,百侯镇被评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旅游)”。新评定市级四星、三星农家乐各1家。大力发展小吃产业,新增大埔小吃品牌店47间。全县接待游客593.86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33.84亿元,分别比增10.38%和12.22%。
  ——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坚持现代化引领,以蜜柚、茶叶等产业为重点,抓好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推进农业持续发展。新种植蜜柚6800亩、茶叶3500亩;新培育省、市、县龙头企业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家庭农场38家;建立富硒农产品适度规模基地7个,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5个。大埔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被授予“中国最美茶乡”称号,中国•大埔乌龙茶博览馆建成投入使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实测面积23万多亩,颁证9万多本。建立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245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规范化。预计农业总产值34.73亿元、比增4.4%。
  ——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以创建全国卫生县城为抓手,打好美丽城乡建设攻坚战,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32平方米。县城城东等“三旧”改造和龙湾国际等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筑弃土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完成8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156条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抓好大麻、高陂、茶阳中心镇“六个一”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1亿元。完成57个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设计,20户以上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面推进,21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初具规模。西河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扎实推进。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六乱”整治和打击“两违”行动。综合防治大气、水、土壤污染,全县水环境质量、饮用水源水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完成碳汇造林1.49万亩,新增3个镇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79.88%。大埔荣获“2017中国最美丽县”、“2017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称号,成功创建广东阴那山国家森林公园,韩江成功入选全国2017年度“最美家乡河”。
  ——民生福祉得到新增进。全县81.1%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80元,比增9.2%。全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筹集扶贫资金5.76亿元,已投入2亿多元,3382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十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一是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城乡医疗救助住院补助标准及城镇、农村低保人均补差水平,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二是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生活费补助、免学费补助标准;基本建成110套(户)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0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78户。三是提高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新建9个、规范运行6个社区残疾人康园中心;新建艾滋病检测点16个;社区矫正中心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全县社区服刑人员得到教育矫正。四是提高了医疗卫生保障项目标准;动工建设大埔县中医院迁建工程;实施茶阳、三河、光德、高陂、西河、枫朗镇级卫生院迁(改扩)建工程;投资4200万元完成全县232间公建民营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五是提高了义务教育寄宿制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并从农村扩大到城市;提高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实施教育现代化装备项目。六是县城老城区市政道路、环城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和农贸(含三鸟)批发市场建设按计划扎实推进;基本完成县城城北、城东片区4500米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10个“文化驿站(台)”建设;新建28个“三多三促”农村文化俱乐部,兴建茶阳、大东镇等2个乡镇文体广场示范点。七是扶持创业357人,城镇新增就业228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66人;补贴参加技能晋升培训的劳动者9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八是积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43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扎实推进;完成60公里新农村公路和精准扶贫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在全县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加大食品抽检力度,食品检验量提高至每年每千人1.5批次;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力推广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谷粉(米粉)、食用油、酒类追溯系统应用;推进19072亩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和5809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标准。九是加强环境治理,建设丰溪林场、西河镇等14个镇(场)20座污水处理设施及134公里的配套管网;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97.8%,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十是完成167.8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建立全县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新建4个、升级改造5个自动气象站;完成县城城区、湖寮镇、高陂镇消防专项规划,县城城区消防栓建设进一步完善。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大埔三小综合楼和实验中学学生宿舍楼建成投入使用,投入5100多万元推进教育装备、校园网络提速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枫朗等6镇通过教育强镇复评验收。投入4.37亿元,加快创建省卫生强县,基本完成县人民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住院大楼春节前可投入使用;动工建设县中医医院迁建、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和县慢性病防治院门诊楼工程;11间镇卫生院的迁建、改扩建工程扎实推进。深入推进“平安大埔”、“法治大埔”建设,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等重大信访安保维稳任务。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坚守安全红线不动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兵员征集和双拥等工作扎实推进。新闻出版、工会、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等事业取得新进步,体育、物价、外事侨务、机构编制、人事人才、供销合作、住房公积金管理、打私、打假、应急、经协、档案、方志、宗教、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35件县人大建议、42件县政协提案全部办复。认真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意见。基本完成年初县政府向社会承诺的229项主要工作。修订出台县政府工作规则、“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决策民主科学。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清理文件1418件。全面推行县镇村“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务。实行“一口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信息共享”并联审查审批制度,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和环节,促进项目审批提速提效。探索实施“马上办”改革,不断完善效能监察机制。政府热线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有效解决群众各类诉求。“七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严肃查处干部不作为、慢作为或乱作为的违法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大培训。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埔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人员和省市驻埔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大埔发展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财政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导产业不突出、发展层次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社会民生欠账比较多,医疗、教育、就业总体水平偏低;交通仍然不发达,到厦漳泉和汕潮揭等出省出海快捷通道仍未打通,县内公路等级比较低;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有待增强,等等。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8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必将“量身定做”诸多利好政策,为我们加快振兴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了粤北山区的生态发展定位,提出要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加快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科学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走生态富民强市新路子,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县上下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聚焦发展不充分的产业、尚未有效利用的资源,发挥优势、挖掘潜能,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定力更加坚实,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和干劲将进一步激发。我们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凝聚全县上下的力量,敢于直面矛盾,打好扬长和补短的组合拳,务实重干,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加快实现振兴发展。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李希书记来梅调研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新格局,以构建韩江(大埔)产业带为龙头,立足“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三个定位,突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重点项目建设、机关作风建设三大抓手,做好“红色、绿色、古色”三篇文章,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推动生态富民强县,全力开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激活发展引擎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大项目争取、推进和保障力度,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为经济新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进总投资42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7.7亿元的95项重点项目建设。制订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计划目标动态管理。继续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好项目用地、资金、征地拆迁等问题。完善项目库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原中央苏区等政策,力争更多项目获得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和省四大政策性基金、广东原苏区绿色发展投资基金支持。注重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把风险点逐一化解掉。规范PPP运营模式,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政、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加快金融产品“增量拓面”,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依法依规推进政策性融资对接,探索发行政策性“项目债券”,鼓励发行企业债,全面激活民间资金,多渠道解决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全力打好交通建设硬仗。围绕“对外大连通、对内大循环”的总体思路,抓好总投资13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4亿元的24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改善交通区位环境。完成县城过境公路、S221线长治至太宁段路面改造、湖寮镇璜腾坑至高道联络线、大麻镇中心大道、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库周道路改建、G235线三河至大麻段路面改造工程。抓好大潮高速公路(含大漳支线)、S221线湖寮至枫朗段公路改建、S222线银江坑口至高陂段公路改建、高陂赤山至留田段过境公路改建、湖寮至高陂二级公路改建、S227线枫朗至高陂段路面改造、大埔县旅游产业公路、双髻山公路、大麻至高陂旅游产业公路、大麻莲塘韩江大桥、洲瑞镇赤水至党溪段公路改建、S332线青溪汀江大桥至溪口段公路改建、西岩山至三溪产业公路等工程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积极跟进大丰华高速公路大埔至丰顺段项目,争取早日动工建设。
  全力推进水利、信息等设施建设。加快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征地拆迁进度,基本完成库区五镇房屋搬迁,全面完成陂寨、乌槎、汶水塘移民安置点建设,确保无障碍施工。抓好总投资6.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4亿元的7大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双坑水、恭洲水等2宗长18.2公里的山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成山丰水库,抓好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完成镇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陂防洪堤治理工程。投入6000万元,完成新建供电配网工程。完善通信基础设施,推进农村无线高速局域网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二、致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发展绿色生态现代产业,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在绿水青山中发展新型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崛起。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坚持“工业新城、生态园区”的理念,加快建设广州海珠(大埔)产业园,完善道路和管网、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工程,推进广州海珠(大埔)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争取发源等8个企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引进一批企业进园。加快推进县城工业小区建设,完成首期790亩土地平整工程。全力帮助大埔电厂实现达产目标,抓好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电站建设,积极引资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支持和鼓励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陶瓷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做大做强,形成陶瓷产业“龙头”。推进陶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生产附加值大的陶瓷产品。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大型电子商务运营企业,主动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合作,做实陶瓷电子商务。强化落实省“实体经济十条”和创新发展“八大抓手”,鼓励企业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机器换人的步伐,逐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切实做好“育上规”、“保规上”,新培育3-5家规上企业,力争吉玉陶瓷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以韩江为主轴,以三河红色旅游特色小镇、高陂陶艺特色小镇和大麻镇田园综合体为载体,辐射带动百侯、西河特色小镇建设,以旅游产业、陶瓷产业、生态健康产业为支撑,加快打造韩江(大埔)产业带。积极培育发展生物制药、稀土新材料、精密制造、电子信息、文化创意、健康休闲、食品养生等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加快县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鼓励企业发展现代仓储物流配送业务。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消费主流的需求,发展高端生态农业。加快建设大埔蜜柚产业化生产示范园区和西岩山万亩茶文化旅游产业园,抓好大埔蜜柚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级出口蜜柚质量安全示范区。深入实施“企业品牌+区域品牌+长寿品牌”三位一体差异化农业品牌战略,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等科研院校合作,规划建设一批富硒稻米、富硒茶叶、富硒水果等长寿食品基地,力争新认定茶叶、蜜柚等富硒农产品适度规模基地3个以上。大力发展南方草地畜牧业,建设1-2家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基地。深入挖掘石斛、金线莲、五指毛桃等林下作物的“健康、长寿”元素,特色化发展林下经济。坚持“农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文化、农业+康养等,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让农副产品变礼品、民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容量。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5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县级4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0家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入驻“淘宝•特色中国•广东馆”、大客汇乡城品等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提档加速发展,推进1.2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和3000亩土地整治垦造水田项目建设。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为抓手,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为主题,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力争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编制好大埔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高陂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以红色文化引领全域旅游发展,保护好红色革命遗址,把“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打造成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的示范区,争取在三河坝建立我省首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的三河坝干部教育学院。精心打造“八一”起义军南下广东梅州、大埔和中央红色交通线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带旺百侯名镇旅游区、西岩山万亩茶文化旅游产业园、青溪库区、江畔人家生态休闲和茶阳千年古镇文化游,实现以红色促绿色带古色。抓好大东坪山梯田景区、西河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大麻镇六村联动美丽乡村等农旅项目建设,提升高陂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促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发展。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倡导厕所革命,抓好智慧旅游建设,力争发展2-3家特色民宿、5家以上星级农家乐。突出“旅游+”和“+旅游”并重,加快培育多元业态产品。注重立体营销,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擦亮“客家香格里拉•文化大埔”品牌,力争全年接待游客645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37.24亿元,分别比增8.6%、10.05%。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招商项目数量与质量并重,围绕电力、陶瓷、农业和旅游等传统产业和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强化精准招商,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引资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和高端项目。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真心实意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力争全年招商引资80亿元、实际投入资金16亿元以上,新引进总部经济项目2个、计划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2个以上,争取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三、致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和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关键,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面貌换新颜。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特色县城建设,抓好高陂、大麻、茶阳等中心镇“六个一”项目建设,加速形成“一主三附”发展格局。完善县城万川新城、黎家坪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抓好茶阳中心镇和枫朗等6个建制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完成全县剩余66条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县城老城区市政道路、环城大道等提升改造工程,推进西华新村、城西和城东“三旧”改造及奥园广场等1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完成文化路、工农路等连接道路建设。打通内环东路,在路的两边分别规划建设菜市场和停车场。坚持产城融合,加强县城工业小区招商引资,争取有更多项目建成投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借鉴江浙等地发展特色小镇的做法,创新发展模式,突出产业建镇,探索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机制活而新的特色小镇,重点把高陂镇打造成为陶艺特色小镇,把三河镇打造成为红色旅游特色小镇,把百侯镇打造成为历史文化特色小镇,把西河镇打造成为农业特色小镇。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发展模式,加快大麻镇“六村联动”美丽乡村示范点和大东镇福光村新农村建设,完成西河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57个省定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全力抓好农村危房改造,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力度,加快培育省级名镇名村,力争成功申报29个村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加快公共交通、供水、垃圾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注重体现农耕特色,多种植乡土树种,保留乡土气息,把农村建设成为寄托乡愁的地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延续30年不变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任务。推行农村“三变”改革,确保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取收益。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农村创业创新,拓宽增收渠道。
  持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严厉打击“两违”,继续推进县城市容环境网格化管理,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以铁的手腕整治“六乱”,推进县城环境卫生市场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公共场所卫生等工作,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加强农村“四边”的“三清理六整治一美化”,确保年底完成90%的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城乡的环境保洁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新突破。严格落实测评办法,加大问责力度,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
  四、致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绿色发展优势
  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让绿色扮美大埔。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绿满梅州”大行动,以县城周边、重点景区、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和江河两岸为重点,建设城市林荫大道、乡村绿道和景观林带。以梅州市创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交通等行动,确保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推进碳汇林、生态景观林带、乡村绿化美化、森林进城围城等四大工程建设,完成碳汇造林1.49万亩、森林抚育15.12万亩,规划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省、市级示范点各3个,抓好三河湿地公园和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规修编工作。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广东省森林小镇创建工作。加快森林公园建设,重点抓好阴那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五虎山省级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抓好森林防火,保障绿色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和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加大生态  环境保护执法和督查问责力度。实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落实森林、绿地、河湖水系等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加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全面推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加强大埔电厂、县城污水处理厂等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测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严格落实项目准入条件,严把环境准入关。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活动,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奋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美丽大埔。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力度。抓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扬尘源污染控制和露天焚烧废弃物污染整治等,完成黄标车淘汰和锅炉整治任务,坚决关停不能稳定达标的“小散乱污”企业,确保空气质量达标。实施“水十条”和“南粤水更清”、“南粤河更美”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源头防治、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护,严控河道采砂,确保水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水环境改善更加明显、水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切实增强全民节水意识,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中水回收利用率,力争年底实现镇级污水处理厂设施全覆盖,全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实行土壤环境分级分类管控,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推进废弃瓷土矿迹地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工作,加强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监管。
  五、致力增进民生福祉,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457元、206元提高到503元、228元。城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且不低于当地现行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水平从每人每月1450元提高到1560元、分散供养水平从每人每月880元提高到950元。城乡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以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至189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至2520元。二是扶持就业创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00人,促进创业300人,劳动力技能晋升补贴800人,创业培训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实施“圆梦计划”,资助符合条件的在埔务工优秀新生代产业工人参加学历继续教育专、本科学习。三是提高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流动并长期从教,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从每月人均不低于900元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四是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完成市下达棚户区改造年度任务,发放租赁补贴100户。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建设任务。完成410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五是提升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水平。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9万元提高至10万元,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27万元提高至28万元。将职工医疗保险住院起付线一级医院从450元降低至200元、二级医院从600元降低至450元、三级医院从800元降低至650元;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起付线二级医院从500元降低至450元、三级医院从800元降低至650元。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从1万元降为8000元、报销比例从70%提高为75%;城乡五保供养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起付标准从2000元下调至1000元,报销比例从80%提高至85%,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20元提高至130元。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达60%以上。六是增加教育体育公共资源供给。镇中心以上学校全部实施校园网提速工程,实现光纤网络延伸入班,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点实现30%以上。推进大埔三小、家炳职校、大麻中小等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和高陂韩江水利枢纽工程安置区学校建设。动工建设下坜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城乡15分钟健身圈,为省定贫困村配建一套8件以上器材的健身路径。七是巩固提升人居环境。全县57条省定贫困村基本建成新农村整洁村。实施13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完成削坡建房边坡整治238处。完成县城老城区市政综合提升改造和县城环城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按计划完成森林消防蓄水池和瞭望台建设。八是实施交通便民工程。新改建及路面改造国省道82.59公里,新改建县乡道177.15公里,改造国省道危桥4座、新建县乡道桥梁4座。推进418公里乡道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扩宽、改造50公里未通客车窄路基路面,完成60公里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九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支持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实行“以案定补”制度,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调解成功率不低于97.5%,“民转刑”案件比2017年下降10%。十是增加农民农业生产补助。对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含农场职工),按平均每亩不低于85元进行直接补贴。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其中水稻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每亩每造保额从400元提高到800元。对全县187.3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按规定提高每亩补偿标准。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围绕今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属地责任,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全面落实产业、就业和金融等扶贫措施,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促进贫困人口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抓好政策性兜底扶贫,实现应保尽保,确保不因贫辍学、防止因病致贫。管好用好专项扶贫资金,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努力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确保顺利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督导验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大力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争取早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走质量强校之路,以办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虎山中学为重点,大力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推动普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和基础教育学校公办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重视特殊教育,建立完善贫困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等补助政策。支持民办教育、开放教育发展,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公共服务,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提升健康保障水平。认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抓好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和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慢病院新门诊楼建设,动工建设县精神卫生中心。加快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动工建设高陂中心卫生院,完成光德、茶阳、西河镇卫生院迁建工程,实施青溪、大东、大麻、银江、洲瑞、桃源等6个镇卫生院后勤保障房工程建设。推进县镇一体化管理,实现县级医院对口支援镇级医院全覆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成功创建省卫生强县。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城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狠抓社保扩面征缴,扩大社保覆盖面,逐步实现全民参保。争取上级批复实施城乡居民大病第三次补偿赔付项目,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注重医养结合,促进和规范养老机构发展。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创业就业服务水平,落实鼓励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模式。
  统筹抓好其他各项事业。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文化驿站、农村文化俱乐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镇文体广场示范点等项目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兴建9个非遗展示点,力争将泰安楼等6处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不断完善信访机制,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强化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攻坚。持续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全民禁毒工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成出租屋“门禁+视频”系统建设,新建70个视频监控,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埔、法治大埔。动工建设县气象综合探测基地迁建项目。统筹推动国防建设、人防、双拥、外事侨务、人口计生、对台、妇女儿童、宗教和政府法制、经协、机构编制、人事人才以及统计、方志、打私、打假等各项工作上新水平。
  六、致力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依法行政、高效施政、廉洁从政,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全面建设担当政府。提升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事,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措施,落实到时间节点。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凝聚改革创新正能量。大力整治“为官不为”问题,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弘扬正确的政绩观,确保各项决策和既定事项“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原则和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全面深化依法治县,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办理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坚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着力规范工作程序,促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全面建设服务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落实“多证合一”等改革,加快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坚持“一线工作法”,主动到一线调度工作、到一线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增强政府工作人员“八个本领”,提升为人民服务的素质和能力。以苏区精神为标杆,倡导“马上就办”,定一件做一件,办一件成一件,树立政府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
  全面建设廉洁政府。坚持全面从严治政,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自觉遵守两个《准则》和三个《条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持续整治“四风”,加大对土地出让开发、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激励人心,新的任务艰巨光荣,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奋勇向前,勇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为开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附:名 词 解 释
  1、一区两带六组团:2016年11月,梅州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新格局,“一区”是指梅州中心城区;“两带”是指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和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六组团”是指依托兴宁、平远、蕉岭、大埔、丰顺、五华六个县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市区或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专业镇为节点,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交通、水利、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为支撑,打造特色主导产业,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组团式发展,城乡统筹发展。
  2、两大振兴政策:指国家振兴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和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两大政策。
  3、三大抓手: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4、新三板: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服务,境内符合条件的股份公司可通过主办券商申请在该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份,进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重组等。
  5、“三旧”改造: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
  6、六个一:即一个可以落地的城镇规划、一片储备用地、一个有质量的住宅小区、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一条商业街、一个政府服务节点。
  7、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即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即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三整治”,即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
  8、六乱:乱停放、乱摆卖、乱搭建、乱张贴、乱涂画、乱拉挂。
  9、两违:指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
  10、三多三促:“三多”指多形态文化、多功能利用和多元化投资,“三促”指促进古民居保护、促进文化旅游和促进社会建设。
  11、三重一大:指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奖惩、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
  12、“两学一做”: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
  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相对需求侧而言,包括生产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两个基本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更强调通过制度变革与完善,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扩大有效供给,形成高质量、多层次的供给体系,使供给结构更加适应需求结构。
  1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5、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6、“五个一”工作机制:即我县重点项目建设实行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
  17、省四大政策性基金:指广东省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广东省产业发展基金、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
  18、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
  19、省“实体经济十条”:指《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降低企业社会保险成本、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降低企业运输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支持培育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十个方面。
  20、创新发展“八大抓手”:《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7年工作要点》指出,要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孵化育成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自主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等“八大抓手”落实见效。
  21、农村“三变”改革: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
  22、农村“四边”:指村边、路边、水边、田边。
  23、三清理六整治一美化:“三清理”指清理存量垃圾、卫生死角、乱堆乱放,“六整治”指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禽畜养殖污染、水体污染、废弃旧房、乱搭乱建,“一美化”指美化村庄环境。
  24、河长制:指政府主导、水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河道长效管护机制,主要维持中小河流的自然形态,保护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体现生态治河理念,确保发挥长久效益;改善并保护好中小河流的水质,保障好基层群众的饮水安全。
  25、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
  26、“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7、“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
  28、三个区分:即要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而违纪违法的行为区分开来,把国家尚无明确规定时的探索性试验与国家明令禁止后有法不依的行为区分开来,把为加快发展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故意违纪违法的行为区分开来。
  29、八个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包括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
  30、两个《准则》和三个《条例》: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31、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