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埔 > 历史人文 > 大埔故事 > 名人故事
清代翰林丘建猷 清廉为官二三事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15-09-23 10:52:41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丘建猷(中)、晋昕(左,长子,进士)、晋亨(右,次子,举人)
  □丘秀华
  提要:丘建猷(1796—1854),字尔嘉、号迪甫,大埔县青溪镇上坪沙人,从小聪颖过人。教官见其文奇之曰:“此金殿中人也。”老师尝以甲榜许之,惊曰:“进士才也。”又说:“斯人不发,当抉吾眸子。”丘建猷不因此满足,而是更加努力,日夜攻读,勤奋上进,仕途便步步高升。1817年入秀才,1828年中举人,1834年考进士,点翰林。一路青云直上。其一家父子三举人、二进士、一翰林,是大埔七家“父子进士”之一家。其大埔家乡建有屋,屋名“御史第”。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1838年曾任国史馆协修官。1843年授山西监察御史,1844年授江苏松江知府,后任常州知府,到任才半月,因父逝回家守丧。1845年主讲澄海景韩书院,1876年授江西赣州知府,尚未到任被改为南康知府。有政绩,召回京,1852年2月调署饶州,8月复任南康,冬间母病回原籍。  1854年正月应聘主持潮州韩山书院,7月病逝于书院,享年59岁。下面介绍其清廉为官二三事。
  1848年任南康知府时,在丘建猷管辖下的都昌县有一官吏叫黄应华,素来奸猾狡诈。其占领官盐销卖渔利,还经常仗势欺压虐待乡民,以致激起众怒。当地民众恨之入骨,将黄痛打一顿,还毁其房屋。黄逃到省里,想仗官势,诬告民众作乱。督抚乃行文命丘建猷从严捕治,丘建猷调查了解后,确认黄系有罪过,便将黄革职并严惩,然后亲自赶赴都昌,只逮捕了几名为首者加以处治,将受牵连的无辜群众全部释放。众口齐夸其体察民情。
  1848年前后,南康两度洪灾,丘建猷亲自抵灾区视察灾情,指导救灾。他既向上司请恤,又带动僚属捐资赈济,使百姓得以保全生命。后九江遇更为严重的水灾,上司调丘建猷代理九江知府以赈灾,丘建猷便立清册,区别户丁,发钱粟,多设救灾点,对男女老少都摸清底细,分别对待,叫富裕米商平粜,禁止官吏侵蚀,有老弱病残者,多补助之。“得全活者数万人,民无菜色,一郡欢声。”因其政绩突出,在京大臣刑部左侍郎张芾疏荐丘建猷:“悃愊无华,廉隅自厉。俢鹿洞之成规,士林悦服;督九江之赈务,舆论允从。任劳任怨,朴诚可恃、不染外官虚浮习气,堪胜表率之任。”于是咸丰帝下诏丘建猷回京候升。
  丘建猷不摆官架,爱民如子,凡村中父老乡亲有事相见,一律免礼,无须跪拜。乡人喜曰:“吾得见太守公,与秀才无异也。”(原来封建时期,官方有个规定,一般的平民百姓见官一定要下跪,唯有秀才身份者可免跪。)
丘建猷关心民众,为人敦厚宽容,凡有困难者,特别是贫困不能婚娶者,资助不吝。族中有一贫困者,将自家一块地卖给他,已立字成议,但当他得知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又是卖者上代早看好的墓地时,赶紧把那人叫来,退还地契,还送钱给他。那人感激不尽,群众也同声赞扬。
  1849年,都昌县绅戴国华,因隐瞒田亩、偷税漏税,县官多次传其过堂受审。戴为权贵之族,和县官的级别不相上下,难下脸子,不愿公堂受审,使人对丘建猷说:“愿具数千金为贽。”并说明:漏税之罪不敢不认,只要不用县衙受审就行。丘建猷“立却之”,说:“吾不饮贪泉,顾受遗金耶?”同时下令县里办治从公,不得勒索。戴无奈,只得认罪罚款。县里把罚得的钱用作公益,抚军吴文镕听后赞丘建猷为“贞廉吏”。他为官清廉,南康百姓感激不尽,想为其立“生祠”纪念。丘建猷不许,说:“吾无德于民,祇益吾惭也。”在丘建猷赴京受咸丰帝召时,南康百姓为其奉“长生位”于白鹿洞中。丘建猷回来后将其全部撤去,不同意为其歌功颂德。丘建猷声色无所好,自奉廉简,食无重味,为官十余年,朝宴一裘无所易,在内署所穿皆布衣,是一位口碑很好的清官。
  1844年7月,丘建猷服丧在家,当时有大盗18人,到其家乡企图抢劫。在劫前,大盗曾先到土地庙祈求保佑,后因抢劫未成迁怒于神,将土地庙的泥像打碎。众乡人持棍赶之,将强盗逼入距村一里左右的客舍中。群贼持械反抗,数百人围观,无人敢向前。时近傍晚,强盗更加嚣张,丘建猷赶紧募选一群年轻力壮的人破门而入,将强盗全部擒拿押送县府,乡民得以安居。
  丘建猷当时在江苏任职的地方盗贼聚集,民多侵扰,商旅苦之。他除立法纪、严管治外,还经常亲自出巡。一次见湖上有划船十条出没波涛,且行且止,心生疑虑,便令舟尾随其后,观察良久后说:“贼船也。”合鸣炮追之,贼船上一人出来说:“我们是客商,你们当官的为什么要追赶我们?”丘建猷不与其多说,笑令搜其船,搜得大炮、鸟枪、刀、矛无数,于是以长绳缚贼入府治罪,观者众多,欢声雷动。经审讯,皆历年巨盗,积案有名,过去严檄缉捕未获者。有人问丘建猷怎么知道那些人是强盗,丘建猷说:“吾视其人,色变而噤声,视把舵者,屡顾而趾错,强壮有狠容,以是察之。”人皆叹服有胆识。
  此外,1846年丘建猷任南康知府时,对著名学者朱熹曾讲学过的“白鹿洞书院”非常重视,积极捐钱助学,提供教材,又定下规约,厚其赏赐,且常到书院亲自讲授,使学风大振,成效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