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埔 > 大埔经济 > 经济信息
我县建好“一区两带”载体 打造产业聚集平台
来源:大埔县广播电视台  时间:2015-11-03 20:30:00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为加快振兴发展,我县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地走实业兴县之路,重点抓好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和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园区、三河电力能源工业园区等“一带两区”的规划建设,拓宽产业聚集发展空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2014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梅州大力推进“一区两带”(即嘉应新区、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梅江韩江特色旅游带)的机遇,将全县10个镇融入到韩江这条连接潮汕平原和沟通内陆省份的黄金水道抱团发展,规划建设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打造山、水、城一体的“美丽经济”景观长廊。
  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主要依托韩江、梅潭河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突出山水生态和客家文化,通过重点发展韩江、梅潭河沿岸的休闲度假、健康产业、文化体验、农业观光、生态工业等产业,实现韩江(梅潭河)沿岸各镇的联动发展。经济带以“韩源客宗·蓝绿动脉”为主题,以区域联动、产业融合、产业升级和精品带动为发展战略,打造韩江旅游综合服务核,文化体验旅游产业带和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东部农业休闲旅游圈、西部健康养生体验圈、南部陶瓷工业旅游圈、北部商贸文化旅游圈等“一核、三带、四圈”,让分散在韩江及韩江支流梅潭河沿岸的10个镇实现抱团发展。目前,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沿线除了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2个国家4A级景区和坪山梯田等6个国家3A级景区,还有百侯、三河和茶阳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侯南村、汇城村等5个中国传统古村落以及坪山村等16个广东省古村落,涵盖了客家文化之旅、生态休闲之旅、红色之旅、美丽乡村之旅四个旅游品牌,产业资源丰富。
  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上,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园区省报省产业园已获得通过,加快建设“一纵两横”公路和排水沟等配套设施,完成供电线路和道路排水工程招投标,确保年前完成起步区500亩土地“三通一平”,与陶艺产业园融为一体,面积扩大至1000亩,并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有22家陶瓷企业申报进园投资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恒达新上项目和嘉庆包装、昌辉陶瓷等5家企业近期将动工建设,争取年底前实现2家企业建成投产。同时,我县还抓好三河电力能源工业园区建设,粤电大埔电厂首期一号机组于10月12日点火试用行。
  在发展四大产业上,我县积极实施水火风光核“五电”并举战略,加快打造百亿元电力产业;积极做优做精陶瓷产业,力争新培育4家以上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家以上企业年税收超千万元,陶瓷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全力做旺文化旅游产业,力争今年新评1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努力做活生态健康产业,形成“食品养生”、“健康养生”、“生态养生”等特色品牌,力争2015年生态健康产业产值23亿元,比增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