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拟出台“53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来源:大埔县广播电视台 时间:2016-08-23 20:30:00 浏览次数:-
县域经济的崛起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脊梁”。我市拟出台53条具体措施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这些措施从产业、基建、创新创业、生态等八大方面入手,找准短板,精准施策,这些对激发我县经济内生动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市的县域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实现这个目标,要做好八大任务:
一、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打造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等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2018年,实现100%行政村通客车、农村地区用户电压合格率提高到98.6%、天然气官网实现县域全覆盖;县域光钎接入能力达到30Mbps、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三、夯实“三农”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力争到2018年每个县都有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到2018底,全市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和政府监管清单;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尽早挂牌上市,支持组建县域农村资产流转平台;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2020年,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80%以上。
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支持依托当地名优产品、特色产品、优势资源进行创新创业,落实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支持计划等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立健全县市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业态向县域延伸覆盖,鼓励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
六、坚持以人为核心: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到2020年,县域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5%;推动水、电、路气基础设施的城乡联网。
七、推进绿色发展: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改善县域生态环境。
八、持续改善民生:从就业、教育、卫生、社保、住房、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推进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 为此,市财政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县级民生事业;优先保障县域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项目用地;推动中青年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到县域产业园区挂职服务。同时,取消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的考核,每年对工业发展实绩考核前三名的县(市、区)分别给予500万、300万和200万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