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6.79亿元,施工用电和拌和系统已投入使用。(吴腾江 摄)
今年以来,大埔县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好中趋快的发展态势。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生产总值达64.62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居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18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2.07亿元,同比增长9%。
●本报记者 李艳良
特约记者 刘招迎 罗文燕
项目建设“四面开花”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大埔县高陂镇的广州海珠(大埔)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项目现场看到,到处呈现繁忙的建设场景:欣红陶瓷第一栋主体厂房已封顶,年底前可以建成投产;吉玉、汇烽正在装修厂房,年底前可以建成投产;金润源、嘉庆、亮鑫源、联顺昌正在建设厂房,发源、益成、裕丰、峰联正在建设厂房基础工程。“目前,园区有30家企业,其中已投产企业13家、新入园企业17家,目前有16家在建企业。”据广州海珠(大埔)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连锦军介绍,项目第一期土地平整工程已完成,第二期工程已完成92%。供电线路迁改工程已完成,“一纵两横”和14米道路已完成约60%水泥路面,管道天然气和供水管正在铺设管网。据统计,1至9月份,园区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72亿元,同比增长30.3%;工业增加值5.88亿元,比增39.1%;税收2.61亿元,比增191%;固定资产投资5.84亿元,占市年度目标任务的48.67%,为完成省、市下达的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地处韩江中游的广东省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装载车的发动机声、挖掘机铲斗插入土地的声音、钢铁撞击声等交织成一片,一片热火朝天。该项目副经理赵志军指着左岸的建设现场告诉记者:“位于韩江左岸的一期基坑泄水闸的四个墩中最高的达到43.7米,船闸上闸高达40.0米,闸室部分基础已经建成,开始建边墙,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据了解,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6.79亿元,施工用电和拌和系统已投入使用,左岸上坝公路路面结构、一期一段施工导流扩挖和填筑等工程基本完成,右岸道路工程、前方管理营地等建设正在实施。
在大埔县,各重点项目的火热建设场面处处在上演:大潮高速公路(含大漳支线)项目完成投资9.04亿元,拆迁房屋151座,已全面完成交地任务,正在开展桥涵基桩、填方路基、涵洞及隧道施工;省道222线桃源至食饭溪段公路改造工程完成80%的桥涵施工;龙湾国际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柱承台施工;县城城东“三旧”改造项目正在开展清场工作;高陂镇、大麻镇、茶阳镇等中心镇“六个一”建设项目有序开展,县中医院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据统计,今年1至9月,大埔县完成项目投资57.19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3项,完成投资12.56亿元;重大平台建设项目2项,完成投资2.58亿元;城市扩容提质项目14项,完成投资14.11亿元;实体经济项目32项,完成投资14.32亿元;重点民生工程项目17项,完成投资13.61亿元。
财税稳增 工业向好
在富大陶瓷厂房的拉坯、印坯、晒坯、描画、烧窑等不同制作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今年以来外贸的订单量同比减少,而国内市场的订单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企业总体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富大陶瓷相关负责人游家豪介绍道。而在与厂房有着一路之隔的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里,一栋三层高的陶瓷文化楼已基本建成,工人们正忙着室内装修。“陶瓷工业是我们企业的基础,我们企业正在以陶瓷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游家豪说。
走马大埔县各工业企业,记者发现,类似于富大陶瓷的忙碌景象决非独此一家。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大埔县陶瓷累计销售收入约10.82亿元。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大埔县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据统计,1至9月,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35.13亿元,比增6.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3亿元,比增11.2%,全市排名第三。
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大埔县财税收入也保持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1至9月,大埔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976万元,同比增收776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72%。国税收入完成38660万元,比增23.03%。地税收入完成50769万元,减少9.21%。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81005万元,占年度预算支出的92.54%,比增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