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桃是禾肚里(梅州)旅游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梅州大埔乡贤,自“禾肚里”民宿品牌进驻大埔以来,她始终坚持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深耕本地,挖掘特色,围绕“H+”模式,打造了以农耕为主题的民宿田园综合体,为大埔县旅游业态和乡村活力起到了良性带动和示范作用。
郑春桃自2015年创办“禾肚里”民宿品牌以来,始终把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摆在战略突出位置,并仔细研读分析判断,把“禾肚里发展模式”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2019年,大埔县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作为乡贤的郑春桃带领禾肚里品牌考察团一行来到西河镇漳北村考察,最终决定把“禾肚里”民宿品牌进驻到漳北村,打造了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禾肚里稻田民宿,成为了进驻梅州的第一家品牌民宿。
【采访禾肚里(梅州)旅游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春桃:原因:第一是因为大埔是我的老家,所以如果能够把禾肚里的概念,这个品牌引入到大埔,同时加入家乡的乡村振兴建设,这个是我首先觉得作为大埔人要去做的事情。第二个就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我觉得大埔整个的乡村振兴的资源,或者乡村民宿建设基础的资源,已经很符合禾肚里这个品牌的需要。】
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禾肚里稻田民宿利用“沉睡”的校舍,规划建设“民宿+农耕+研学+文旅”的田园综合体,通过“以宿带村”的模式让民宿经济成为了西河镇生态经济的新增长点、农民增收的“新法宝”,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2020年1月,郑春桃又带领她的团队在大埔县百侯镇打造了梅州禾肚里稻田民宿▪企南轩聚奎楼民宿,通过“民宿+景区”模式助力百侯景区提质升级,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效益增长,助推百侯乡村振兴发展。
【采访禾肚里(梅州)旅游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春桃:首先,禾肚里充分地结合了梅州当地的文化,这个是我们进来之后作为一个“民宿+”的一个主题概念来去打造。在充分挖掘的过程当中,利用大埔现在一些闲置的资产去活化、激活。第二个是把一部分剩余的劳动力加以利用,让原来种田的村民变成我们的员工,把她们的农副产品变成我们的旅游商品。通过多种的结合,去带动和辐射(村庄),达到“以宿带村”(的目的)。百侯是禾肚里进驻大埔的第二个模式。】
【采访禾肚里“以宿带村”蜜柚试点农户:禾肚里来了之后帮我们解决了蜜柚销售的问题,也为我们增加了蜜柚(销售)的收入。】
【采访禾肚里“以宿带村”稻田试点农户:我们种的菜、西瓜不用拿出去卖了,(禾肚里)会帮我们销售,价格也有保障。】
作为梅州市“客都巾帼”创业者的典型代表,郑春桃在把“禾肚里发展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联系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激发当地妇女创业、创新潜能,引领妇女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新作为。
【采访禾肚里(梅州)旅游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春桃:在2019年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是改变、提升这些原本家庭妇女或者是在家务农妇女,到我们民宿来上班,我们给她的精神面貌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改变。第二件事情就是鼓励她们去创建自己的美丽家园。第三件事情就是我们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
【采访禾肚里公司员工:我们进入禾肚里后越来越有干劲、越来越有奔头。】
【采访西河镇党委委员 周宝琴:郑春桃女士是我们“客都巾帼”妇女创业的一个典型代表。自从她把禾肚里项目引进我们西河镇漳北村后,我们当地确实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不仅是带旺了整个旅游的产业,而且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我们当地一部分的就业问题。禾肚里也从本地招募了许多的妇女员工,大大激励了她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也为我们西河镇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活力。】
在做好企业发展的同时,郑春桃还热心公益,积极发挥巾帼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响应大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和妇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半边天力量”的倡议,共计捐款捐物六万余元,同时还向医护人员限时免费开放禾肚里民宿,致敬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用实际行动肩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巾帼力量。
【同期声——采访百侯镇党委委员 邱建华:禾肚里(梅州)旅游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向我镇捐赠了口罩5000个,84消毒液500斤,大大缓解了我镇疫情防控物资短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