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林健雄带队检查督导经济工作时强调
发挥山水人文和优势 建设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
来源:大埔县广播电视台 时间:2015-09-08 16:12:00 浏览次数:-
9月6日,县委书记林健雄率队到梅潭河沿线的三河、湖寮、百侯、枫朗、大东镇检查督导经济工作。林健雄书记对梅潭河沿线各镇上半年经济工作所取得的新成绩给予了肯定。要求各镇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和全市进一步加快振兴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交流,积极相互借鉴抓产业和项目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山水人文和优势,把握“两大政策”,扭紧“三大抓手”,发展“四大产业”,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真抓实干、破难攻坚,始终坚持以项目为王,狠抓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建设。
当天,督导组一行先后考察了三河大埔电厂、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湖寮镇龙潭寨采风创作基地、县小吃文化城、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大东镇坪山梯田景区、百侯镇旅游景区扩容提质项目、枫朗镇西岩万亩茶园等建设项目,详细了解各镇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在实地检查和听取汇报,林健雄书记对梅潭河沿线各镇上半年经济工作所取得的新成绩给予了肯定。认为梅潭河沿线各镇今年以来能主动适应新常态经,紧紧围绕加快振兴发展这一目标,全面落实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政策”,始终扭紧“三大抓手”,聚焦“四大产业”,始终坚持以项目为王,狠抓实体经济发展,各镇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林健雄书记强调,各镇要以此次检查督导经济工作为动力,通过“互看互比”,达到“互学”认真总结交流,积极相互借鉴抓产业和项目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山水人文和优势,把握“两大政策”,扭紧“三大抓手”,发展“四大产业”,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真抓实干、破难攻坚,加快推进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建设。
就如何加快推进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下一步建设,林健雄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建设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要有条件。梅潭河不仅是一条生态资源聚集的河流,更是一条人文资源荟萃的河流,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明显,电力能源、生态健康、文化旅游等三大产业基础较好,建设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梅潭河沿线各镇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区两带”发展战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主动作为、整合资源,打响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建设攻坚战,为大埔早日实现振兴发展目标作出应有贡献。二是建设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要有行动。梅潭河沿线各镇要以“特色产业带”为定位,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找准目标定位,主动融入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建设。要以《大埔县韩江(梅潭河)文化生态旅游经济产业带项目规划设计》引领特色产业带建设,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完善丰富规划内容。要围绕“重点平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等四大重点,每个镇抓好一个国家4A景区建设,坚持项目为王,以年底、明年五一、国庆为三个时间节点,努力谋划一批项目、动工一批项目、竣工一批项目;要强化招商引资、加强对口帮扶、改善重点民生,推动发展生态健康、文化旅游、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建设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要有保障。梅潭河沿线各镇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工作主动性,为强力推进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提供坚强保障。要以大抓基层建设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加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人民权益得到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县直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强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落实,突破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征地拆迁等瓶颈问题,助推梅潭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建设全面提速。
县领导曾昭明、张红梅、陈军营、罗盛芬、刘坤明、邓立新、邓玉伦参加了此次检查督导经济工作并就挂点镇工作进行了点评和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县委办、县发改、财政、经信、国土、交通、环保、住建、旅游、文广新局、民政局等县直相关部门,三河、湖寮、百侯、枫朗、大东等镇党政领导参加了此次检查督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