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新貌: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
来源: 大埔县广播电视台 时间:2016-02-14 20:30:00 浏览次数:-
百侯镇的侯南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镇的核心区所在。近年来,侯南村始终以创建文明村镇提高农民的素质为目标,以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百侯名镇旅游区建设为契机,使侯南古村焕发出新活力。
侯南村是百侯镇创建梅州百侯名镇旅游区、创建4A景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主战场。日前,记者来到百侯镇侯南村,不仅看到了历史悠久的客家古建筑,还感受到古村的新变化。漫步刚刚完成全面修复的三十六巷景区里看到,巷子整齐划一,形状相似,新添的排水设施让鹅卵石地面不再有积水,墙壁上一幅幅古韵儒雅的水墨画更显出该村浓厚的文化气息。
【同期声——侯南村委党支部书记:杨智琪 2015年,我们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支持配合下,我们只要对我们村的旅游文化景区进行了提升,就是游客驿站和三十六巷的打造,以及我们在三十六巷内做了一大片的文化墙,在本村的主村道进行了修复,这几个工程的提升对我们本村的人民群众也带来了十分大的好处,改善了很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在发展中,侯南村积极配合镇政府编制侯南村建设总体规划,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河堤圳道、街道环境卫生整治等系列民心工程。
漫步侯南村的途中,我们遇到了66岁的村民杨伯,说起侯南村这些年的变化,他赞不绝口。
【同期声——杨伯:从小读书到现在(一直在这里生活),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村容村貌卫生各方面都十分聊里,比较和谐。】
百侯镇是国内发现官厅古民居最多的地方,景区内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有120多座,其中超过50%的古民居建筑坐落于侯南村。人们一踏进该村,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古民居群,上百幢古民居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行走其间,记者发现这些古色古香的古民居除了保护起来供游人观赏之外,还有“七十二变”,在现代生活中发挥作用:老人们在素谦公祠里看书读报、吹拉弹唱;学生们在永思堂内学习鲤鱼灯舞;游客们在南麓公祠感受文化底蕴……
百侯名镇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的建设,使侯南村由原来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大景区,人民生活在舒适、美丽的家园里,享受着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