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楼泰安楼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东方建筑的明珠,客家土楼的奇葩,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能比美乔家大院的广东名楼。作为将成为泰安楼客家文化园国家4A景区的龙头景点,它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风雨,依然风韵仍存,以古朴、厚重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出境记者:这就是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大的泰安楼,泰安楼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4年,距今已有241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楼建筑规模宏大,它的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共有200个房间。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 宽52.6米,楼高三层。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
【出境记者::走入泰安楼,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书“祖功宗德”,陈列蓝氏先祖神主牌,并作为祭祀的祠堂,堂左右两侧设有厢房,楼内平房四周为天井,三层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
泰安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三层方形楼房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由于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
【出境记者: 如果你走上高达三层的方形楼房,该楼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走廊为木板铺就,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下面的石基础既为美观,也是为了防潮,你看,这些木柱历经了二百多年的光阴,还是顶梁柱。二、三层走廊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这是为了防御外患。】
泰安楼历史悠久,规模雄伟、粗犷,布局合理、科学,文化内涵丰富,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国与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
【出境记者: 客家围楼泰安楼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风雨,依然风韵仍存,它把客家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永久镌刻在历史的沧桑中,历时愈久,它蕴含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态便愈能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