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埔 > 历史人文 > 大埔故事 > 地名故事
“殛倭峡”的来由
来源:大埔县信息网络中心  时间:2014-10-23 10:20:22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在汀江、梅江、梅潭河合口处的三河坝沿江下去两里多,有一座气势雄伟的高山,层峦叠嶂,名叫华表山。山上悬崖峭壁,坡陡路岖,沟深林密,居高临下,地形险峻,便于兵家扼守和出击。
  相传明朝末年,帝王昏庸,佞臣弄权,朝政腐败,盗贼蜂起。海上倭寇更是肆无忌惮,窃据沿海岛屿,扬帆驾艇,经常集股结伙袭扰城镇、农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官兵无力抵抗,群众奈何不得,只好离乡背井别谋生路。造成农村田园荒芜,城镇冷落萧条。其时,南方有个义军将领,名叫俞大猷,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决心剪除倭寇,除暴安民。一天,他探得有股倭寇,将从福建汀江经韩江出海,急忙召集义军将领及三河民勇,在华表山侧的峡谷构筑工事,埋伏兵士,布下天罗地网。时近晌午,果然,骄横凶暴的一股倭寇沿江而来。眼看进入义军的伏击圈,一声炮响,俞大猷挥剑引兵,左右夹攻。倭寇猝不及防,抱头鼠窜,落荒而逃。农民义军穷追猛打,倭寇终被一举歼灭,缴获一批武器及财物。从此,军勇士气大振,倭寇闻风丧胆,再也不敢长驱内地进行骚扰打劫了。三河坝百姓在配合俞大猷义军聚歼倭寇这一仗中留下了光辉的业绩。为纪念这一战役及表彰俞大猷将军的业绩,当地人民特铭碑志记,并把华表山下的峡谷命名叫“殛倭峡”。
  (章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