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埔 > 历史人文 > 大埔故事 > 名人故事
惭愧祖师潘了拳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2-07-14 09:38:50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了拳的由来

  相传,大埔西河上黄沙,赤厥岭灵觉寺的惭愧祖师潘了拳,又称佛爷,生于唐代福建沙县。父母年过半百才独生了拳一人,了拳佛骨,母在怀孕期间闻腥即呕吐,戒荤吃素,了拳一出娘胎便有一只手五指紧扣握拳,直至周岁还伸张不开,故名潘拳。潘拳周岁那天,忽有远方高僧登门化缘,僧说与潘拳有佛缘,特求一见,并嘱其父母前往溪河取回一碗长流水,随后口含清水,朝潘拳印堂一喷作开光,再含一口清水作点化,朝潘拳紧握的拳头一喷,五指立即伸屈自如,随后,高僧即告辞,临别念念有词“十四年后再见面”。从此,潘拳改名了拳。

  圈圈牧牛

  了拳十一岁时,父母先后病亡,孤苦无依,只得随姑母生活,为姑母牧牛。姑母听闻了拳贪玩,特于一日,悄悄赶往山间探看,只见牛在草坪吃草,人却不知去那玩了。姑母怕无人看管,牛会吃人家的东西,想先行赶牛回家,可不知怎的,赶来赶去那牛却总是在一个圈圈里转,转来转去始终走不出圈子。原来,这圈是了拳施法所划。直至了拳擦去圈圈,牛才得以自由行动。

  漳州看戏

  同伴的掌牛哥,听闻漳州有戏看,大家都极想去。了拳说他有办法,嘱大家抱紧他,闭上眼,他就能带大家飞去漳州看戏。大家照着办,果然飞到漳州看了戏,看完后又连夜飞回。未料,有一人竟在回程中偷偷睁开眼看,这一看即惹了祸,从云端里掉下来摔死了。出事后,了拳遭姑母所逐,转而流落到大埔西河上黄沙车上严屋,认孀妇游氏为母,在赤厥岭周围牧牛,度过青少年时代。在他牧牛的地方遗留下他坐的石迹、饭包迹、筷子迹等等。

  无笃螺与片乌白的鱼

  了拳十四岁那年,有一天,当年为了拳开光、点化的那位高僧,果然又特地前来寻找了拳,授了拳修炼之法等等。从此,了拳开始在赤厥岭苦行修炼。母游氏疼爱了拳,苦于家贫难见荤腥 ,特常拾取田螺和小鱼煎炙,送往赤厥岭供了拳做菜下饭。了拳已戒杀生,悄悄将母亲送来的这些破了笃(屁股)的熟螺和煎炙成片乌片白的小鱼悉数放入潭中,遇水复活。于是当地公王潭下至今仍有无笃的田螺和片乌白的鱼。

  葬母和谒墓

  母求了拳帮其捕鱼做菜,了拳答应,以身横卧在溪中,堵截流水,让母在下游拾捕,以三声哦嗬为号,闻其打了三句哦嗬之后即上岸。后来,有一次因为母未依约上岸,结果被大水淹毙,尸体冲到下黄沙的庵边坑附近。了拳葬母于庵边坑,旧时每年农历四月初五出佛爷,均迎了拳神像到庵边坑拜谒其母之墓。

  生也般大  死也般大

  了拳葬母之后,遵佛指点离开赤厥岭,云游四方,寻觅落脚修行的灵山。一日,行至松口附近的南福,碰上民间打大醮,人山人海,十分热闹,看看日已近午,十分口渴,特向打醮坛下厂边烧火的人讨茶水,人们见是师父讨茶,似觉好为难,指着那一排排冒着烟火临时砌起的火灶说:“师父,茶水是有,可打醮的锅灶剁鸡滚肉,煮的茶水恐有不清净。”了拳说:“没相干,没相干,借个碗用用就行。”说完接过碗,掀开锅盖,用碗朝浮满油腻的水面轻轻拂了两下,那锅里的水立即油归油,水归水截然分开,了拳盛水一饮而尽。了拳俯身灶前舀水时,背上背着的一对柏树苗,有一枝被灶火烧着了,人们惊呼:“师父,师父,你的树着火了,烧死了。”了拳反手扑了扑,摸了摸,息去烟火,满不在乎地说:“不要紧,不要紧,生也般大,死也般大。”于是这一生一死的柏树苗被了拳带到阴那,种在阴那山上,了拳后来成了阴那山灵光寺的开山祖,这一生一死的柏树也果真一年年、一样样地长大,生也般大,死也般大,至今仍长在灵光寺前。

  分粄

  佛爷了拳,对子民百姓只求心诚,不求有他,十分体恤民贫。某年,上黄沙高寨下有陈姓两户人家,因缺糯米,无力各自独蒸一床(大盆)甜粄,悄悄合计两家凑米合蒸一床甜粄敬献佛爷。了拳喜其诚,特将此粄于敬献后,在光滑无纹的粄面上,划出一条平分的中线,不偏不差,十分均匀。

  井水化为酒  又嫌猪无糟

  传说,了拳因漳州看戏出事,被姑母责逐,投靠了姨母。姨父姨母开小店酿酒养猪。初令了拳洗酒瓮,了拳不费片刻,便将几十个酒瓮洗得干干净净。后来姨父令了拳负责挑井水为店中酿酒用。了拳挑了几天后,索性化该井之水为酒,叫姨父母嘱人到井边挑酒回店卖。于是,姨父母赚了大钱,不用再酿酒。可是,人心不足,久而久之,姨父姨母竟嫌起有酒无糟,说无糟养猪。结果,了拳就不再为他们化水为酒了。

  头屑化油

  癞痢祖师潘了拳,因头上患癞痢而得名。自离开西河赤厥岭后,到坪沙的柟树坑村,认了一位很穷的妇人四婆太为姐姐,四婆太穷得连油都吃不上,正愁不知向谁借好,了拳便说,不用借了,我来煮菜,接着掀开锅盖,洗净锅,往癞痢头上抓了一把头屑放到锅里,说也奇怪,锅内立即发出阵阵油香,把菜煮得又香又甜。

  茅人开河

  潘了拳打算为坪沙人开一条河,把梅江的水从松口引来经过三河的良江到坪沙,他每天都在鲁箕窝施工,嘱姐姐按约定的时辰送午饭到工地,姐姐每次送来一大担饭,可次次都嫌少,食个精光。姐姐觉得奇怪,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干活,有一天,她特提前送饭到工地,看见工地上满山遍野的茅草人在拼命干活,姐姐又惊又急,脱口说:“了拳,我说天天送这么多饭都嫌少,原来你弄这么多茅人哥在开河。”话音刚落,全部茅人纷纷倒地复返茅草原形。姐姐懊悔不及,水渠无法开成。

  草鞋戏姐

  柟树坑有个角落叫仙人石,了拳常在附近牧牛。一天,姐姐正在附近耘田,了拳戏弄姐姐说:“我看,你整个上午都耘不完这小丘田。”姐不信,与了拳论输赢。了拳不声不响脱下一只草鞋悄悄放进姐姐耘的田中,田里立即游出一条活鲤鱼。姐见鲤鱼便捉,可怎么都捉不到手,追来追去花了一个上午,结果小小一丘田未耘完。从此,姐姐才知道了拳不同凡人。

  火烧鲫

  百侯乌石坪村几处山坑里生活着一种特有的鲫鱼,身上有烧焦一样的斑迹,名叫“火烧鲫”。有这么一个传说。

  潘了拳在武塘和乌石坪两村相邻的青子凹寺庙里居住,医术法术高明,为附近群众消灾治病,深得人民钦敬。一个游方道士走到乌石坪村,听知此事,便特地设宴,请潘了拳喝酒。酒过三巡,游方道士故意指着摆在盘中切成碎块的白斩鸡,说:“请!”大家望着鸡肉,正在犹豫,忽然,盘中的白斩鸡变成活鸡,扑的飞到地上喔喔叫。道士得意地说:“贫道小技,献丑献丑,现在请了拳法师表演。”了拳不动声色,用筷子指着盘中煮得香喷喷的鲫鱼,也说声“请!”,大家定睛一看,盘中的鲫鱼立即活蹦乱跳起来,身上还留有烧焦的痕迹。道士敬佩地说:“了拳法师果然名不虚传。”了拳谦虚地说:“惭愧,惭愧,过奖。”了拳把活过来的几尾鲫鱼交给村民放在山坑里养。从此,这火烧鲫就在乌石坪一带山坑里繁殖起来了。后来,人们在了拳住过的青子凹寺庙供奉了他的身像,称为惭愧祖师。

  灵光寺为什么建在梅县

  潘了拳云游到大埔,登上阴那山五指峰,看到大埔和梅县都是山清水秀,是建寺院的好地方。但建在哪里好,拿不定主意,于是召来大埔和梅县土地神说明意图,并说哪个县鸡先啼就在哪个县建寺。梅县土地神比较滑头,子时一过就学鸡啼,结果全村的鸡都跟着啼,所以潘了拳就在梅县建了灵光寺。

  (张广哲、刘奕坚、罗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