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埔 > 历史人文 > 大埔故事 > 名人故事
王思和“田心斋”五香豆腐干的传说
来源:大埔县信息网络中心  时间:2014-10-22 16:48:25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明朝正德九年(1514年),三河坝(今汇城)还是一个隶属潮州府饶平县的偏僻小山村。那时,韩江河道两岸尽是嵯峨大石,江面上无数急水汹滩,江岸陆路又多是崎岖羊肠山路。由于三河坝地处闽粤赣水路交通的重要中转地段,有地扼三省要冲之地理位置,明代便在这里设一驿站,名叫潮州三河驿。
  其时,三河驿驿丞名叫王思,原是朝廷翰林院当编修的。王思性情刚直,写了一折奏章给正德皇帝,劝他不要整天跟着一些太监、近臣饮酒作乐,射猎闲游,不务国事。据有关资料摘录王思奏章中一段原文:“嗜酒而荒其志,好勇而轻其身,由是戒惧之心日忘,纵恣之欲日进,好恶由乎喜怒,政令出于多门。”王思的直言,使正德皇帝恼怒,欲治其死罪。幸得众多同朝大臣的保奏,王思才免一死,被贬到三河驿当驿丞。
  王思到了三河坝后,看到人民生活非常贫苦,内心常思何以帮助民众摆脱贫困。开始,他引导当地人大量开荒种植,农闲时又亲自教人革新渔具下河捕鱼。到了入冬收获黄豆后,他又教村民用当地产的黄豆制作豆腐干,用他配制的香料调味,制成五香豆腐干,味道特别可口,从此三河坝五香豆腐干便慢慢出了名。几年后,王思被皇帝召回京城任职,三河坝人民很怀念他,取王思的思字拆分为田心两字,把五香豆腐干命名为“田心斋”豆腐干。历经明、清、民国乃至解放之初,大埔市面上仍有田心斋五香豆腐干。昔日,三河汇城曾有一座编修祠,当地人出于对王思的崇敬(王思作驿丞前是翰林院编修),常年供奉烟火。民国后,该祠改作学堂兴办私塾。
  (杨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