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才子巧作喜对
来源:本网 时间:2014-10-11 16:29:14 浏览次数:-
相传,乾隆年间,高陂镇不但盛产白玉瓷,而且人才辈出。当时乌槎一沈姓人家出了一个才子,年仅十二岁便被离家十多公里以外的桃花乡聘为私塾先生。
那时,乡下识字者不多,每逢红白好事作对写字都由私塾先生负责。有一天,该地一人家娶妇,早早备好对联纸请沈才子作喜联,而沈才子在天池下只顾玩“鳑鮍鲫”(农村常见的一种红色漂亮的斗鱼)。来人催写,他嘴里说“好”,但仍在弄“鳑鮍鲫”,斗得正欢,来人看到快晌午了,很焦急,再次提醒沈才子,沈才子才反应过来,问道:“写什么样的对联?”来人又再告明,沈才子点了头,口念“今日讨老婆”,挥笔疾书“今日结公婆”,众人莫名其妙,议论纷纷,来人似觉过于随便。沈才子见大家奇怪的样子,接着写道:“公拜婆,婆拜公,公公婆婆百年偕老”大家才“吁”的一声放下心来。沈才子稚气未脱,站在凳子上,快书下联,“明年生贵子,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一脉荣昌”,一气呵成,众人连声叫好。然后,欢天喜地前呼后拥请沈才子到主家喝喜酒,坐上席。沈才子只吃两碗饭,菜未上齐,便乘大家不备,溜回学堂,惦记着他的“鳑鮍鲫”。
据说,后来乡绅还请他在桃花口一座“夹岸亭”作对子,因他每次回家返校都在凉亭歇息,地方熟悉,便不假思索举笔挥毫:“夹道行人忙,为名忙,为利忙,须知忙人易老”,“岸前风景好,逢晴好,逢雨好,但愿好景长留”。对子通俗易懂,被人称颂。可惜他英年早逝,十八岁那年因到韩江河游泳,意外身亡,世人为之扼腕。
(邓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