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埔 > 历史人文 > 大埔故事 > 民间故事
摇篮和催眠曲的由来
来源:大埔县信息网络中心  时间:2019-10-23 11:26:53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粤东客家地区哄婴儿睡觉喜欢用摇篮。大人一边摆动摇篮,一边还唱着古老的催眠曲。
  婴儿出生三四个月后,便可放到摇篮里仰卧,直到两三岁。既可养成婴儿独立睡眠的习惯,又可使婴儿自己活动,促进发育,同时也能减轻大人劳力的负担。
  婴儿卧摇篮据说还有一个来历呢。相传宋代客家人南迁时,多在荒山僻地安家,条件差、生活艰苦,手抱婴儿干活,诸多不便,影响劳动。有一回,一位姐姐看护小妹妹,因为姐姐要做花鞋和新衣,便把妹妹放进竹箩里,用箩绳挂在一根大藤上。姐姐很聪明,随口编了一支方言歌,随着摇篮一上一下摆动,有节奏地唱起来:“妹妹你莫啼,姐姐绣花鞋,绣双花鞋给阿姆(客家人俗称母亲为阿姆),噢噢哎,噢噢哎。”“妹妹你莫声,阿姐做新衫,做件新衫妹着靓。咚咚哐,咚咚哐。”婴儿听着听着,便甜甜地睡着了,做姐姐的便安心地做起手里的活计来。
  以后,客家农村便效法这位姐姐,把婴儿放在摇篮里,一边摇一边唱,为婴儿催眠。至今客家农村和南洋各地,仍盛行这种习俗。
  (谢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