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大埔 > 历史人文 > 历史沿革
大埔:追忆百年革命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1-07-30 19:55:17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扼守三河坝,护主力军,保蓄革命种,共举井冈旗”,三河坝战役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与意义。在大埔这片红色热土,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叶剑英、陈毅、方方等一大批革命先辈曾在这里留下了革命的足迹。同时,数以万计的大埔儿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大埔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

  【同期声——采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管理处宣传讲解股长刘南海:94年前,总指挥朱德军长带领25师共3000余人,在我们笔枝尾山山顶和国民党钱大钧部20000多人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激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9月20日,进入大埔县城的起义军兵分两路:叶挺、贺龙率部向潮汕突围;朱德率第二十五师及教导团3000多人进驻三河坝。10月1日拂晓,南昌起义后最惨烈的一战在三河坝打响。

  【同期声——采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管理处宣传讲解股长刘南海:据老者讲,当时的战斗非常激烈,梅江、汀江、梅潭河所汇成的韩江四条河水都染成了血红色。在完成中央交代的三天阻击任务后,为了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军事火种,朱德军长决定实行战略转移。75团第3营营长蔡晴川同志率领全营官兵做最后的掩护阻击,最后壮烈牺牲在我们这座红色的笔枝尾山山上。我们这支有生力量转移出去后,在朱德军长、陈毅政治指导员、王尔卓参谋长的带领下,在闽粤赣湘四省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最后于1928年4月28日胜利和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会师。】

  参加南昌起义的萧克将军评价说:“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 三河坝战役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揭开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新的一页。同时,三河坝战役也在大埔播撒了革命火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埔儿女在不同的革命时期作出贡献。

  【同期声——采访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甘海洋:在三河坝战役之后,我们大埔、永定、饶平等地区都是受到了革命影响,为我们以后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好基础。大埔的英雄儿女始终是坚持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都是挺身而出。比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咽喉位置;全面抗战时期,大埔又是成为华南地下党的领导机构,在大埔成立了中共南方工委;在解放战争时期,闽粤赣革命斗争中心又转移到大埔,实施了先粤东后闽西的发展战略。在每个时刻,大埔人民始终是坚持革命,把红旗一直扛下来,直至大埔解放以及闽粤赣边区的解放。】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旧址、中共南方工委旧址等革命旧址,承载着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铭刻着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也铸就了大埔宝贵的苏区精神。

  【同期声——采访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甘海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有数以万计的大埔儿女在这过程当中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其中有600多名的大埔儿女在解放之后被评为革命烈士。大部分是成为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他们的事迹可能在我们身边流传,但是他们的名字可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当中。】

  追忆百年革命历史,不仅是为了赓续红色血脉,更是为了汲取奋进力量。近年来,大埔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修缮保护全县101处革命遗址,开发红色旅游路线。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激发干事热情的力量之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奋力推动大埔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