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大埔县委党校郭文招副校长带领校课题组一行采访了红色交通员余川生(铭初)的弟媳刘新娣和侄子余伟忠。课题组来到刘新娣老人的家中,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老人至今记忆犹新:他们家庭条件艰苦,靠渡船为生,余铭初很早就参与革命工作,成为一名地下共产党员。在交通线上的工作主要负责护送领导干部和各类人才进入苏区。因叛徒告密,余铭初在家中被捕,直到牺牲也没有说出有关党组织和交通线的机密,牺牲时年仅21岁;而刘新娣的家婆古阿八也是一名接头户,为人忠厚老实、淳朴善良,曾在交通线负责运送物资等工作,蜿蜒曲折走的全是山路,尤为艰辛,母子俩虽都是从事交通线工作,但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两人都为革命事业保守秘密,两人从未有过工作上的交流。
余添初(余铭初弟弟)是家中最小的一个,曾参加过革命工作,据刘新娣说,有一次余添初运送一袋钱前往茶阳,原来沿水路行走,由于形势紧迫,改走山路小道。解放后在茶阳看守所工作,“文革”时期被判定为 “右派”,到丰顺检查站工作二三十年,到1979年平反后,调回茶阳司法所工作,他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勤俭节约,直至退休还要将工作服还给单位。余伟忠说,父亲(余添初)时常教育他们几个兄弟姐妹,不给政府添麻烦,要牢记使命精神,要懂得吃苦耐劳,多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从古阿八到余铭初、余添初再到余伟忠,优良的家风家教得以传承。
通过这次采访活动,课题组一行对大埔青溪中央红色交通线了解得更加详细深入,为党校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