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县委书记、县委审计委员会主任黄增国主持召开县委审计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了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听取了中共大埔县委审计委员会2023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审议了《关于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稿)。会上,黄增国就审计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提高政治能力,服务中心大局。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提高政治能力,把党中央意图和部署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一方面,审计计划要围绕中心,要站在全县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每个阶段的审计计划,紧紧围绕狠抓发展第一要务,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点任务,建立审计项目库,对重点部门和单位、重点领域行业和岗位、重点政策和资金项目安排重点审计,做到县委、县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审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另一方面,审计内容要扎根实际,要围绕大埔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工作内容,扎实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深入揭示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民生政策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认真查找制度执行、管理决策、责任落实等方面的缺陷和漏洞,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二、要突出问题整改,切实形成震慑。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交给审计机关的政治任务。审计部门要以常态化、动态化以及实质的、实际的监督震慑,让所有被审计对象感到审计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被审计单位要夯实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新官”要整改“旧账”,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确保问题整改落实落细、对账销号、见底清零。要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通过以案说法、以案释纪,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构建预防在先、监督跟进、整改见效的机制,做到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切实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审计与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及时查办、及时反馈机制,推动审计成果权威高效运用,形成监督合力。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审计部门要把加强自身建设贯穿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紧扣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开展审计监督,真正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贯穿审计监督全过程。要夯实专业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锻造能查能说能写的过硬本领。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和推进审计法制建设,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制观念、风险意识,促进审计工作的依法依规开展。重点加强对审计项目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督促审计人员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性,高质量完成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监督结果的合法、真实、效益。
县委审计委员会委员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