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县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起了解一下。
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夯实发展根基。主动对接湾区谋项目。抢抓“苏区+湾区”叠加政策机遇,精准谋划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高质量项目,全面承接湾区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大埔深度参与湾区产业协作。突破传统思维和模式,增强项目可落实性、可操作性,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推进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力以赴推进46项年度投资50.82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以打造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融湾入海”重要支点为目标,着力构建内通外畅、融湾联海的立体交通网络。新建总投资1.27亿元的配网工程和35千伏光德(桃源)输变电工程,扎实推进西三线闽粤支干线天然气管道大埔段、省管网“县县通工程”梅州—大埔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大土地一级市场开发力度,常年保持300—500亩连片熟地储备。畅通“绿色通道”,建立联审联批制度,加快用地报批、土地供应、登记发证、规划报建等审批速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项目和资金支持,统筹好涉农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着力破解项目要素保障瓶颈。
发展实体经济,持续提升产业质效。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对接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其中先进制造业占比5%、高新技术产业占比12%,新培育上规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大力发展电力产业,全力以赴服务好大埔电厂二期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1亿元。提质发展陶瓷产业,以县科创园为载体,支持讯源吉玉新材料项目加快推进、粤科欣发光电功能陶瓷项目做强做大,加快发展新型陶瓷。稳步发展新材料产业,充分利用电力和瓷土、稀土、砂土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
着力建设园区平台。围绕打造广东省产业集聚升级示范区目标,加快县科创园以及园区内标准化厂房建设;以瓷土加工发展为导向,规划建设新型陶瓷产业园。扎实抓好县城工业小区二期、三期规划建设,探索打造先进材料产业园;推动广州海珠(大埔)工业园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全力打造承接湾区产业转移平台。
着力招大引强。主动对接大湾区、打通海西区,积极承接厦漳泉、珠三角产业溢出,围绕先进材料、新型陶瓷、特色现代农业等产业链,力争招引一批“链主型”企业、上市公司、总部企业。强化服务意识,认真落实“一站式”服务制度,对重大招商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确保项目签约快、落地快、建设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