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继续对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报告进行要点解读:聚焦三大抓手,准确把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点。
报告指出,一要坚持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抓手,释放优势潜力。要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充分借鉴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把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最清晰的主线,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最突出的主题,确保大埔在区域竞争中释放潜力、追赶超越。
二要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抓手,增强发展活力。要以深化改革塑造体制机制新优势,抓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先造后补”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国企重组、极简审批等县级重点改革任务;围绕空心村治理、产业社区建设、撂荒地长效整治等6项重点内容,积极申报承接市破题攻坚任务。要以扩大开放塑造发展空间新优势,坚持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高水平承接世界客商大会、海外侨商梅州行等重大活动,以梅州建设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国际无水港为契机,培育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要以锐意创新塑造发展活力新优势,立足大埔特种陶瓷、农产品精深加工积累的科技优势,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三要坚持以深化作风建设为抓手,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以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千名干部挂千企,开展“3+5”服务专项行动。要以作风建设推动效能提升,着眼全流程开展并联审批,扎实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园区拿地即开工”,推动助企纾困政策网上申办,甚至“免申即享”。要以作风建设倒逼实干担当,紧抓快办“提速”、攻坚克难“提劲”、一抓到底“提效”。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考验干部作风,打造更多“红旗项目”,争取更多“揭榜奖励”,让敢担当、善作为在大埔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