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大埔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及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落地落实,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竞标争先,奋力推动大埔高质量发展。
县委书记黄增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凌晓文主持会议。
黄增国指出,2023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超预期因素影响,大埔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总抓手,抢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机遇,推动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顺利实现“一年开局起步”。
黄增国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的起承转合之年。我们要锚定目标,拼出热气腾腾的县域经济新气象。全县上下要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锚定“GDP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的目标,紧张快干、埋头苦干,起步就冲刺,全力拼出第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目标赢得主动。要拼产业比贡献、增实力,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头版头条”,坚定不移壮大先进制造业、先进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还要持续稳步推进传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敢于抢占特种陶瓷、先进材料等新赛道,增强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新动能,让经济主战场更加火热。要拼投资比增量、蓄潜力,用好政策“窗口期”,加快推进总投资35.8亿元的41个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加快青溪抽水蓄能前期各项工作,为大埔未来发展积蓄更强后劲。要拼招商比突破、聚热力,坚决落实“一把手”招商,确保完成全年50亿元招商任务。要拼服务比效率、激活力,全力支持企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实施技术革新。
黄增国强调,要因地制宜,打造百花齐放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发挥每个乡镇独有的优势和特色,突破行政区域限制,联动组团发展,比如高陂光德桃源要重点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湖寮镇要着力延长蜜柚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百侯镇要扩展文旅研学产业市场,枫朗镇要推动茶叶产业扩大规模、打造品牌,西河要探索创新创意产业效益转化方式等,切实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要更加突出“四上”企业培育,做强存量,落实“千名干部挂千企”机制,全力服务企业增资扩产,持续夯实现有“四上”企业基本盘;要做大增量,完善“四上”企业库、“小升规”培育库,落实县、镇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和“一起益企”重点企业服务保障机制,力争今年新增“四上”企业40家以上。以美丽圩镇建设为目标,集中精力完善和培育典型镇;要融合“红绿古”资源,强化项目思维,以项目建设串联各个乡镇的特色,逐步打造一批发展示范带,切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黄增国强调,要夯实底气,蹚出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释放农村生产力。坚决树牢规模思维,主动摆脱“小农经济”的僵化束缚,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运用“国资+强村公司”等模式,大胆突破行政区域局限,探索跨界资源整合路径,把有限的、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释放农村生产活力,增强农业规模效益。要积极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持续延长蜜柚、茶叶等特色产业链条,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打响区域品牌、长寿品牌,提升农业整体效益水平,真正把农村产业的这块蛋糕做大。要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共享产业成果,着眼区域资源互补,借助“反向飞地”,打造“山品入湾”“菜篮子”供应链产业集群,把更多大埔农产品销售到经济发达地区,形成稳定的增收渠道。还要着眼内部利益共享,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共富模式,真正把村集体、农民群众镶入产业链,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
凌晓文强调,本次会议紧扣主题,对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既统一了思想、激发了斗志、凝聚了力量,又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提振信心,坚定决心,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聚焦重点,真抓实干,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要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会议专题部署融湾先行区建设工作;通报并部署全县“百千万工程”有关工作、全县人才有关工作以及全县产业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表彰了“2023年度大埔县纳税十强企业”;相关单位、部分企业经营者代表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