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大埔要闻
大埔: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乡村提“质”增“颜”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4-08-13 20:39:12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大埔县以治理村庄垃圾、厕所、污水、乱搭乱建等环境卫生问题为重点,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全面深化“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县245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标准,成功获评2023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为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大埔建立县领导包镇联村机制,摸清清拆底数、细化清拆方案,发动干部群众集中开展“治乱”行动。重点对圩镇、村集违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店外店进行专项整治,大力拆除废旧遮阳篷、违规商业广告等。去年以来,清拆各类设施82.65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重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将每季度首月第一个周六设为“村庄清洁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作用,带领群众从面上清洁向庭院、“四旁”“五边”延伸。去年以来,清理水体3098处、沟渠298公里、杂草杂物和积存垃圾2.6万吨,实现垃圾日产日清。

  此外,当地以“长期治理+专项行动”方式,推动解决困扰农村的“三线”“六乱”问题。创新“共建、共管、共享”农村“三线”整治新模式,整改完成典型镇村示范线路84公里。深入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行动,定人、定责强化乡村卫生厕所日常管护。

  突出特色提风貌,这是大埔县提升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的突破口。近年来,大埔坚持“总体一致、适度更新、修旧如旧、群众参与”的原则,完成1385栋农房风貌提升,引导群众微改造农房3652栋。大埔强化新增农房风貌管控,制定农房乡村风貌建筑指引和图集,建立“带图审批、按图验收”机制。把风貌管控写入村规民约,1507栋新建农房实现严格管控,推动农村盖新房见新村有新貌。不仅如此,大埔坚持“常绿为主、错落有致、乔灌结合”,深化运用绿美“一张图”,向“四旁”“五边”倾斜绿化资源,并广泛开展“认种认养认捐”“我为家乡种棵树”“企业冠名林”等系列活动。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发动党员群众12.6万人次参加绿化义务活动,募集社会资金2034万元,新增植绿22.8万株。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在人人参与,贵在长期保持。在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中,大埔县坚持村民主体地位,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同时,坚持建管用并重,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

  去年以来,大埔募集乡村建设资金超过1.6亿元,构建起村庄清洁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