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大埔要闻
读报告 看亮点(七) 大埔:大力构建城乡融合的统筹机制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4-10-08 18:24:03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针对接下来的工作,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报告提出,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使命任务,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埔篇章。今天我们对报告中的“大力构建城乡融合的统筹机制。”进行解读。

  大力构建城乡融合的统筹机制。坚持全县“一盘棋”,以实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一要提升县城品质。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机制,统筹规划新城旧城、城区郊区,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城郊延伸,稳步扩大城市边界。实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高质量推进中央城、万安苑等“三旧”改造项目,带动新一批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深入探索房地产发展管理新模式,主动化解问题楼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聚力补齐市政服务短板,下力气解决群众停车、充电等难题,持续完善供水、排污设施,积极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提升老旧路,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二要完善圩镇功能。强化圩镇联城带村,建设高陂县域副中心,将“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打造成为产业兴旺、内外兼修、精美宜居的示范圩镇。推动各镇(场)大力实施以干净整洁、彰显特色、生态宜居为核心的品质提升工程,全面建成美丽圩镇。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探索将县直派驻机构人员纳入乡镇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乡镇联合发展机制,将湖寮镇、三河镇纳入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瓷区镇”联合发展模式,加强资源统筹,实现抱团发展,真正把乡镇打造成区域经济中心、服务中心和治理中心。三要建设和美乡村。深化运用典型建设工作法,点面结合统筹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推动面上提升,拓展“修好路、多种树,强清拆、管风貌”思路,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聚力补齐“四好农村路”、集中供水等设施短板,高质量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三大革命”,确保农村长久干净整洁。注重点上出彩,抢抓典型村建设机遇,突出农房风貌管控、乡村产业发展、绿美生态建设,以“典”带面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聚焦农村集成式改革,以完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1+3+N”政策体系为基础,促进良田连片、产业集聚、村庄集中、优迁快聚;以自然灾害避险搬迁改革为突破,探索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办法,建立农村生产与居住分离支持政策,力争用5年时间解决削坡建房、临崖临水受威胁群众住房搬迁问题;以农村“三资”规范管理为核心,全面盘点集体资产,建立农村“三资”监管平台,推动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全力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创造出大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