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埔县坚持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破题开路,聚焦县域发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城镇提能、绿美广东“五个维度”,充分发挥典型镇村以“典”带面、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培育典型镇村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带动全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聚焦城乡协调发展,大埔更加突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典型镇村以“典”带面、示范引领作用,激活每个乡镇独有的优势和特色,突破行政区域限制,联动组团发展。眺望韩江上游的大埔土地,一个个强镇兴村的故事正在书写。
走进枫朗镇大埔角村的灵芝培育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灵芝,覆盖着厚实而细腻的孢子粉。2023年初,大埔角村党支部在广州海珠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成功筹集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为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随后,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内闲置资源,盘活了300余平方米的老校舍和200余平方米的村卫生站二楼,购置了一批规范化科技化的生产设备,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灵芝种植培育基地;并且还成立了大埔县福角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灵芝的种植、生产、宣传、销售等全面运营。今年以来,合作社共种植了超2.5万包灵芝菌包,预计可产出孢子粉约550斤,产值可达20余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万元以上。
如今,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事例在大埔俯拾皆是。
在湖寮镇莒村村,梅州市寮里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莒村村委会集约的120亩土地为基础,全年累计投入超过350万元,建成百亩航天辣椒种植试验基地;百侯镇侯南村引进当地乡贤盘活了15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土地,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品质民宿翰林别院,弥补了文旅产业食宿方面的短板……一条条镇村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的道路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