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埔县有1个镇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近年来,大埔县聚焦“百千万工程”,以三河镇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推进为主线,通过规划先行、搭建平台、以点带面、统筹实施等系列举措,纵深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和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为盘活土地资源,改善生活环境,近年来,三河镇以推进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契机,统筹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等重点任务,加快构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和美乡村新格局。
如今,三河镇采取“先建新后拆旧”模式,将空闲率高、基础设施差、散而小的村民居住点置换至位于镇中心的安置小区。在推进过程中,该镇充分考虑村民意愿,通过农村宅基地平移,推进村民相对集中居住,打造高品质的乡村公共空间,盘活低效村庄建设用地820亩、工矿用地131亩。
打出系列“组合拳”,聚力为土地“整形”。为统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2023年11月,大埔县成立了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挥部,由县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总指挥,下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办公室,统筹推进全县工作。同时,大埔县严格按照《梅州市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梅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任务书》部署和要求,把握时间节点,协调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科学制定政策,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台20多项政策性文件,为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提供了指导性、激励性保障。
农用地整理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核心内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来,大埔县针对辖区内耕地碎片化、布局无序化、利用低效化等问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旱地”变“良田”,“巴掌田”变“连片田”,“低产田”变“高产田”,全面统筹农业发展空间,优化农业总体布局。
一方面,大埔县持续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发展。
同时,大埔县推动各镇借助“三资”清查工作契机,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创新推进农村土地集约流转,打破传统发包碎片化、效益低的困局。目前,大埔县完成线上交易的耕地流转共有6宗,共计514.4亩。共集约流转经营权耕地面积105000多亩,集中连片流转100亩以上的耕地7900多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约28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