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2日,大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今天我们继续对县委副书记、县长凌晓文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要点解读。看看2025年大埔县有哪些发展目标任务。
全力以赴抓改革强服务,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
深化改革攻坚。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抓好县委59项改革事项落实。深化县级机构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基层片区联合执法机制。推动县镇管理体制改革纵深发展,逐项落实7方面24个具体任务,抓好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城投公司、客风公司等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农村“三块地”集成改革,用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以高陂镇古东村和三河镇余里村为试点,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使用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年内完成三河省级试点项目建设,力争打造2个以上标杆亮点工程。因地制宜推动“小田变大田”“低产变高产”,加快推进农田规模化经营,推动拆旧复垦未交易项目“清零见底”。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导作用,推进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整理,力争全县农用地规模化流转整合率达50%,完成集体建设用地整理7800亩。抓好“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推动自然灾害避险搬迁工作10月前实现新突破。
加强财税治理。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依法将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完善数字财政、智慧税务建设,推动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加大对企业纾困力度,大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努力开源增收,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税源,加强税收征管,“一企一策”精准做好企业服务和欠税清缴,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充分挖掘国有资源资产,抓好矿产资源出让、国有土地出让、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等,增加非税收入。
强化科技创新。落实促进科技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加快构建产业创新链,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开展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改数转、科技攻关,加速成果转化,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家。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和有效利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健全完善人才“引、培、用、留”机制,大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高端紧缺人才。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提升行政审批“两个100%”制度改革成效。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项目投资和建设便利度等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环境。持续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助企纾困、降本减负力度,让企业得到更多实惠。探索建立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