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2日,大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今天我们继续对县委副书记、县长凌晓文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要点解读。看看2025年大埔县有哪些发展目标任务。
全力以赴抓民生增福祉,持续兜牢高质量发展底线。强化基本民生保障。聚焦就业、社保、养老等民生领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落实“稳就业16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100人。加快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00人次、“南粤家政”培训350人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人次以上。推进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强化社保扩面征缴,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服务类救助。加强“一老一小”服务,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加快普惠托育体系建设。抓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推进适老化改造,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鼓励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探索发展银发经济。深化殡葬改革,完善殡葬服务管理,大力推行生态安葬。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城乡一体化办学体制改革,抓好教育集团建设,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初中“三所学校”,支持家炳职校建成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推进学前教育提升项目建设。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进“双百行动”合作共建项目建设。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促进开放教育、全民终身教育,完善特殊教育服务。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持续落实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抓好防溺水、防欺凌、心理教育等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镇村一体化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力争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5%。10月底前引进社会力量运营县中医康复中心、县精神卫生中心。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强化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推动医保服务下沉镇村,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提质扩面,加强医药服务管理。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推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工程,8月底前开放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加强非遗传承保护,促进客家文化深度传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强基工程,精心创排系列舞台剧、汉剧现代戏,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推动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进体育强县建设,抓好县体育公园规划建设,培育打造“足球+”“体育+”群众性体育项目。
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坚决防范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非煤矿山、自建房、危化品、消防、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实施自然灾害危险区域建房户避险搬迁十年行动,从源头上化解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全力保障各类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涉众金融、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整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纵深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入开展“无信访村(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