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以改革更好促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若干措施》,围绕健全县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县域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以及强化组织保障提出28条改革措施(下称“28条”),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取得扎实成效。
县域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28条”指出,要健全县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具体措施包括深化县镇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政体制激励导向、健全县域投融资机制、打造高水平县域营商环境。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28条”提出要健全特色产业培育机制、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创新园区平台建设管理运营机制、推动科技赋能县域产业发展、创新绿色生态化发展模式等几项具体措施。
“百千万工程”如何与发展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衔接?广东又如何进一步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28条”提出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健全城市更新机制、优化乡镇分类建设机制、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健全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几项具体措施。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改善农村民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28条”提出,要健全稳粮保供机制、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机制、完善现代乡村治理机制。
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方面,“28条”提出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健全城乡贯通、内外融合的现代快递物流网络,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发展农村物流统仓共配,多措并举降低物流成本。
“28条”提出,要强化组织保障。健全改革高效落实机制,坚持主抓到县、由县主抓,健全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县(市、区)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和“施工队长”,认真抓好改革举措谋划部署和推进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任务1~2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3年内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