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旅游、培训、购物等消费高峰期。近日,梅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针对暑期消费特点发布提醒:提醒家长和同学们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相关行业经营者也应诚信守法,共同营造安全、优质的暑期消费环境。
旅游出行:警惕“低价陷阱”,签订出行合同。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旅行社或平台,避免被“零团费”“低价团”诱惑。签订好书面合同,明确行程安排、食宿标准、交通工具、自费项目、违约责任等内容。
研学培训:查验资质,慎防预付费风险。报名夏令营、兴趣班、学科辅导等,务必查验机构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等资质。签订规范合同,明确课程内容、师资、收费标准、退费条款等,避免一次性支付大额费用。
饮食安全:注意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外出就餐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厅,慎食生腌、野生菌等高风险食品,用餐时请使用公筷,不铺张浪费,践行光盘行动。不采摘、食用野果野蘑菇。
水上活动:安全第一,拒绝野泳。不到河流、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玩耍、游泳或戏水等。游泳必须在成年人陪同下,前往有救生员的正规游泳场所,并且全程不能脱离成年人的监护视线。
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发票、收据、支付记录等消费凭证,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先与商家沟通和协商,依法提出合理诉求。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拨打12345政府热线或者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同时,也呼吁广大商家守法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暑假是放松和充电的好时机,但也需理性消费、增强防范意识。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