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凭借连续6年平安梅州建设考评优秀的成绩,成功捧回“一星平安鼎”。近年来,大埔县始终将平安建设视作人民幸福安康的关键需求与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同时,坚持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苏区红色文化与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共促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从维稳保平安向法治创平安、从面上静态平安向本质动态平安、从一时一域平安向全域全程平安转变的“大埔路径”,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如今,大埔县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已多年稳居全省前列,还先后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广东省最安全城市”“平安鼎”等荣誉,为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大埔力量”。
大埔始终将平安建设列为重大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依托“1办12组”统筹协调职能,建立完善42项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考评与协同联动,构建起权责明晰、上下贯通的“大平安”工作格局。
大埔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实现政治安全、重点群体肇事肇祸、重大公共安全案事件“零发生”;坚持打防并举,2024年警情创近10年新低,电诈发案和财产损失连续三年“双下降”,并获评“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同时深度应用“雪亮工程”“粤平安”等平台,投入2600万元搭建山水林田综合监控一张网,高陂派出所还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大埔以全省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县镇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创新“调解+仲裁+诉讼”递进式解纷机制,依托“粤平安”平台和551个全科网格排查化解矛盾。目前,全县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74%,82.1%的村(社区)无县级以上信访,且全域创建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作为广东省首个原中央苏区县,大埔县深植“红色+客家”文化,深化“五治融合”,培育“四微联治”“榕树下议事”等客家特色自治模式,组建1.3万余人的群防群治队伍;创新“功德长廊”“积分超市”等模式,近年已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2亿元支持“百千万工程”,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平安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