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埔县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用更便捷的办事体验为企业松绑。同时,通过优化产业平台、强化政策扶持,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在产业协作与项目落地中不断发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大埔县牢牢树立“湾区思维”,推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新举措。“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2895项“极简办”事项落地实施,192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企业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严格落实“一站式”服务,大力推行联审联批制度,成立企业服务专班,极力解决企业在用地、审批、贷款、环保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苏区融湾,产业对接被摆在重要位置。大埔县坚持制造业当家,进一步用足用好《梅州方案》,宣传好、运用好鼓励类产业补助政策,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挑起大梁、未来产业乘风起势。
今年9月29日,大埔县2025年三季度重点产业项目开竣工活动仪式在县科技创新产业园恒优制冷(梅州)有限公司举行,1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38.3783亿元,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疗机构、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领域。
土地、配套、招商政策的盘活,为承接产业转移注入底气。目前,大埔“一园多区”的产业承接平台正加速成形。
大埔县致力于提升融湾产业平台的集聚效应,经优化整合后的“海珠大埔产业园”形成“一园三区”,已建工业用地比例从原来的28%提升至47%,规划工业用地占比更提高至70%以上,充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
大埔县积极落实“免费梅州”政策,对租赁园区闲置标准厂房3年及以上的新入驻企业,给予不低于1年的免费使用时间,并叠加省产业园优惠政策,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此外,依托对口帮扶机制,深化与海珠区产业协作,共建产业合作园区,聚焦“湾区总部+大埔基地”“湾区研发+大埔生产”模式,大埔县精准对接湾区产业链外溢需求,重点承接陶瓷、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食品等优质项目。【 大埔县融媒体中心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