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埔府办〔2011〕33号
转发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
当前防旱抗旱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丰溪林场,县直有关单位:
自去年入冬以来,我县降雨量持续偏少,部分地方旱情比较严重。为进一步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经县政府同意,现将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的通知》(梅市府办明电〔2011〕58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四月十三日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当前
防旱抗旱工作的通知
梅市府办明电〔2011〕5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自去年入冬以来,我市降雨持续偏少。据统计,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底,全市平均降雨164毫米,比近年同期平均值偏少40%;其中 3月份降雨量仅33毫米,不到近年来同期平均降雨量139毫米的23%;3月底全市蓄水4.2亿立方米,比近年来同期平均值偏少0.86亿立方米。由于长时间降雨偏少、江河来水偏小,导致局部地方出现旱情。至4月8日止,全市作物受旱面积12.84万亩,其中轻旱9.35万亩,重旱3.37万亩;水田缺水面积5.4万亩。目前我市正值春耕春种关键时期,为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现就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
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前汛期降雨前少后多,其中4月份降雨偏少1—2成,开汛期在4月下旬,较常年偏晚,到4月底出现大范围、强降雨的可能性不大。随着春耕春种生产的全面展开以及农作物进入大量需水时期,后期的旱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认清旱情对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社会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早评估旱情发展趋势,及早谋划防旱抗旱工作,全面落实防旱抗旱的各项措施。
二、加强水源管理
各地要加强水源监管,摸清现有蓄水情况及春耕生产需水情况;加强塘库及灌区设施的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系数;正确处理好灌溉用水与发电用水的关系,优先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和春耕生产用水;科学管好水源,先用活水、后用死水;合理调配水源,远近给合,防止水事纠纷发生,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加快水毁灌溉工程的修复,结合秋冬春水利建设扫尾工作,做好灌溉渠系的整治、清淤工作。
三、发动群众抗旱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防旱抗旱工作的服务指导,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抗旱;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支持防旱抗旱工作;水源有困难的地方要广泛发动群众,采用引、堵、拦、截、抽等抗旱措施解决水源问题;对确实难于解决水源问题的水稻田,及时指导改种其他粮食作物,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和早造粮食播种面积的落实。
四、加大宣传力度
要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农业用水的节水观念和节水措施,做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根据春耕春种进度以及作物生长特点采取适量灌水和蓄水,上下田块之间互相配合协调,充分利用水源,无足够水源灌溉的采取喷、淋的办法,以保持田间湿润。
五、积极协调配合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抗旱合力。水利、三防部门要管好水源,算清水帐,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灌溉效益;加强旱情监测和报告,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农业部门要加强对作物防旱抗旱工作的科学指导,大力推广抗旱新产品、新技术,努力提高抗旱救灾效果。电力部门要按有关规定,实行电价优惠为抗旱提供电力保障。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天气趋势的分析,并做好人工增雨作业的准备。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对饮用水源的卫生监控,确保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新闻媒体要深入到灾区第一线,加强抗旱宣传报道,推广抗旱先进经验,营造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抗旱的良好舆论氛围。
六、强化旱情监测
各县(市、区)三防办要加强旱情监测,及时组织气象、水文等部门进行会商,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掌握、上报旱情信息。要根据旱情发展动态,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确保春耕生产用水需要。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主题词:水利 抗旱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