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规公文 > 县府办文件
关于印发大埔县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方案的通知 埔府办〔2011〕58号
来源:本网  时间:2011-06-22 00:00:00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大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埔府办〔201158

 

关于印发大埔县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提升

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丰溪林场,县有关单位:

《大埔县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方案》业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六

 

大埔县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提升产品

质量安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质量强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我县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品、企业和产业市场竞争力,根据县政府《关于开展质量强县活动的实施意见》(埔府〔2010〕136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点工作及任务分解

(一)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1、建立工作机制。2011年前,制定《关于大埔县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建立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指导、科技强力推动、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协调一致的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机制(由县质监局牵头,县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配合)。

2、完善工业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制订实施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在陶瓷、水轮机等优势传统产业间推广实施企业联盟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力争每年2个以上产品通过采标认可,“十二五”期间,全县采标认可产品总数达到20个以上。支持我县优势产业、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至2015年争取参与完成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2015年前 2家以上企业通过验收(由县质监局牵头,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外经贸局配合)。

3、加强农产品和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完善我县主导农产品、林产品、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和以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到2015年,争取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2项建立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和食品标准体系,重点抓好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和贯彻实施工作,形成科学、统一、规范的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大力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2015年前 2个以上产品通过审查认定(由县质监局、县农业局牵头,县卫生局、县林业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工商局配合)。

(二)实行政府质量奖励和考核制度。

1、制订《大埔县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制定质量奖评分标准指南和评审实施细则,在2015年前启动县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鼓励企业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引导、激励广大企业改进质量、追求卓越绩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由县质监局牵头,县政府质量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单位配合)。

2、强化对质量工作的领导,2015年前将质量工作纳入镇(场)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由县质监局牵头,县质量强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场配合)。

(三)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制定大埔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十二五”规划,完善名牌工作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引导和激励大埔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着力构建有利于优势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着重培育发展规模大、效益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到2015年,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工业类和农业类)达到8个(由县经信局牵头,县实施名牌战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配合)。

(四)加强质量基础工作。

1、贯彻实施加强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意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检测体系。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强制性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至2015年,全县26家以上企业取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台账登记、原料进厂、产品出厂检验等制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及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由县质监局、县农业局牵头,县经信局、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工商局配合)。

2、建立健全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坚持每年向政府提交两份以上分析报告,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制订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措施,提出工作建议(由县质监局牵头,县经信局、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工商局配合)。

(五)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1、加强重点工业产品监管。严格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产品,要进一步加大抽查力度,增强抽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各项监督抽查后处理到位率达到100%,全县重点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建立对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产品的风险评估制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产品要严格实施召回制度。完善产品质量突发事故的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产品质量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对产品质量突发事件,要做到立即报告、迅速介入、科学研判、妥善处置、准确披露。要保障重点产品监督抽查的相关费用(由县质监局、县经信局、县工商局、县财政局负责落实)。

2、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程。以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加快建立健全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出和责任追究制度为核心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按照全过程监管的要求,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全过程安全监管网络,严格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和广告的全过程监管,建立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预警平台,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药品、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应急预案。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对达不到质量安全卫生基本条件的食品企业要限期改造,对制假窝点要坚决取缔,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出口企业要严格整改,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做到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足额保障对食品药品监督抽查的相关费用(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财政局配合)。

3、加大打假执法力度。加大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对涉及国计民生、人身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无证生产经营和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由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质监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工商局负责)。

4、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大对特种设备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建设,推动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上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重点监控设备监管率和严重隐患治理率达到100%,万台设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控制在0.2起、0.15人以下,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由县质监局负责)。

二、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6月)。各部门按照本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及任务分解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加大质量强县活动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全面推动,初步建立本部门质量强县的工作机制。

2.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5年9月)。在各部门全面开展质量强县活动。广大企业普遍树立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产品质量水平全面提高。各部门要对各级、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大力推动质量强县活动的开展。通过全县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努力,全社会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全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质量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

3.总结提高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配合县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考核验收工作,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完善工作措施。

 

 

主题词:经济管理  产品  质量  方案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