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充满生机与活力,三江之潮在此涌动。作为广东首个原中央苏区县,大埔县正将苏区动能转化为实际行动,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振兴发展成果。城有新貌,乡有新景,大埔这座城市,展现出万千新气象。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大埔这座城市,展望未来更加辉煌。
紧抓“实业富县”目标不放松,大埔积极抢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机遇,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大埔苏区加快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方向明,以实体经济为支撑锻造发展新优势。
大埔坚持把发展县域实体经济作为“百千万工程”第一任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先进材料、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三大实体产业,推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扩大二产占比,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全力激发科技创新驱动活力、全力谋划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新基建、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引进和培育各类专业人才,大埔举全县之力加快振兴发展步伐。
面貌新,以美丽圩镇为重点打造城乡新风貌。
突出用好驻镇帮镇扶村和省直“1+2”对口支援等工作机制,大埔按照专业镇、特色镇划分,因地制宜用好帮扶政策和资金,引导圩镇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圩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力。
以“四上”企业为基础,厚植经济根基,以美丽圩镇为主体,提升人居品质,以公共服务为落脚,留住圩镇人口,以生态建设为牵引,打造绿美大埔,依托绿美城乡增量工程,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推进大埔县三河坝绿美公园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持续打造和美乡村、着力夯实村级经济,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一项举措、每一项工作,承载大埔城乡融合发展期盼。
重改革,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提升治理新成效。
着力优化基层治理,大埔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快推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经济产业链上,完善基层服务,推动行政审批事项下沉一线,确保实现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
与此同时,系统总结获评省“平安鼎”工作经验,以湖寮镇莒村村、百侯镇为试点,在全县大力推广湖寮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村“功德长廊”和村级“十大民生实事”等基层治理经验,重点推进百侯镇“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示范点建设,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大埔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更好统筹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绿水青山间蹚出苏区发展新路。今年1—9月,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73.96亿元、比增4.2%,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93亿元、比增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5亿元、比增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