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埔府〔2006〕29号:关于印发大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来源:本网  时间:2009-06-16 00:00:00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关于印发大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丰溪林场,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大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业经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一批重点项目,是增强我县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协调规划项目的建设,确保如期竣工发挥效益,经过5年的积极努力,力争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

 

 

二○○六年四月十八日

大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纵深实施“开放旺县、瓷工富县、农业稳县、人文兴县”发展思路,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我县建成经济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山区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经过“十五时期相对快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为“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24.48亿元,比2000年增长50.45%,五年年均递增8.51%,超出预期目标0.5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650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三次产业比例进一步调整为26.5:36.2:37.3,比例日趋合理;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0782亿元,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6.12%,超出预期目标6.1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63亿元,年均增长16.5%,超出预期目标6.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4亿元,年均增长13.3%;外贸出口总额3529.54万美元,年均增长6.4%。

2、招商引资态势良好。全县建起了规划总面积6500亩、首期开发3300亩的三个各具特色的工业生产基地,填补了园区建设上的空白,并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自2003年实行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以来,我县共引进项目603个,总投资额109.5亿元。其中三个工业生产基地共引进项目62个,投资额25.4亿元。招商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和承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三个工业生产基地已成为全县土地集约化程度最高、企业发展集中、创新优势明显、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经济区域,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点。

3、特色经济发展加快。一是特色工业发展加快。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9.83亿元,比2000年增长60%,五年年均递增11.02%。特别是以陶瓷、电力为重点的特色支柱工业优势凸现。2005年全县陶瓷销售收入6.26亿元,税收4274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3.4%和71.09%,五年年均递增分别是11.64%和11.34%;电力税收6182万元,比2000年增长361%。五年年均递增分别是35.7%。陶瓷、电力两项税收占全县税收总额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38.2%提升到目前的50.5%,提升了12.3个百分点。二是特色农业效益提升。全县建成了4.5万亩优质茶、2万亩烤烟、年出栏40万头生猪为主的8大农业基地;有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1家,共带动农户2万多户7万多人,其中贫困户5千多户2万多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全县农副产品销售率达90%以上。三是特色旅游初显成效。围绕把大埔打造成为传承客家文化和连结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区,加快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兴建和修复了中山纪念堂、西湖公园、泰安楼、张弼士故居、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美食街、花萼楼、韩江源石雕等10多处人文景观,建成了2条市级旅游线路。以红色旅游、人文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市场初步形成。2005年全县接待各地游客1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800多万元,大埔的人气和名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加大了以交通、公路、市政、水利、能源、通信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制约山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到“十五”期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451.2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58.9公里,比2000年分别增加66.2公里和 2.89公里;有186个村实现了镇通村公路水泥硬底化,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76.2%;电力总装机容量30.05万千瓦,比2000年增加5.83万千瓦;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取得成效,农村电价如期降到每千瓦时0.79元以下;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成倍增长;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县城主城区街道进行了全面改造,新建了3.2公里长40米宽的大埔大道、仁和大桥、县城防洪堤、西湖公园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县城的档次、品位和人气得到有效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3.3平方公里提高到6平方公里。

5、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政府宏观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呈现资金积累增加、经济实力增强、经营领域拓宽、总量和规模扩大的良好发展格局。2005年纳税50万元以上的民营、三资、股份企业有44家,比2000年增加29家。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经贸、商业、供销、粮食、物资、林业、供电、水利八个系统下属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转制稳步推进。投资体制稳步推进,企业投资自主权得到进一步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全面实行免征农业税。文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6、统筹发展成效初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每年市对县的基础教育、科技进步、环境保护考核均取得优异成绩。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同步发展,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5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75%,普通高中在校生达6634人,职业中学在校人数1564人,家炳职校顺利通过了“国家重点职中”的考核验收。同时,实施了以扩大虎山中学优质学位为重点的普高系列工程,增加了高中优质学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36%。通过深入开展“绿满梅州”行动,巩固和发展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了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计划生育工作,被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授予“中国花环龙之乡”和“广东汉乐之乡”,全县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50.5%,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计划生育工作由全省三类县进入一类县先进行列。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村民、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68元,五年年均递增5.4%。

7、和谐社会建设走出新路。全面开展了和谐农村、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和扶贫济困活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高度关注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维护各方利益,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特别是成立县、镇、村涉农问题调处机构,把大量的农村矛盾纠纷有效地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委的充分肯定。各级干部通过“三个代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全县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

(二)“十一五”时期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是我县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展望“十一五”,我们既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又面临严峻挑战。

有利环境和条件:从县外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县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省委、省政府给予山区、欠发达地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一系列扶持措施,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帮助和条件;国内发达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政策梯度转移进程加快,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县内看,“开放旺县、瓷工富县、农业稳县、人文兴县”发展思路的确立和实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逐步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积蓄了发展后劲。全县人民加快发展愿望强烈,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

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县经济发展整体实力仍较弱,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特别是工业化程度低,产品竞争力弱,工业在全县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够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仍在拉大,脱贫奔康任务较为艰巨。二是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国内市场制约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加上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格局的形成,地区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日益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技术瓶颈”和高层次人才、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劳动力素质偏低等“人才瓶颈”的存在,将制约着我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术、高层次管理要素的需要和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体制性障碍的制约,又使深化改革面临的不同群体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的难度加大。

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二、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5年打基础,10年翻两番,2020年全面达康”的总目标,深入实施“开放旺县、瓷工富县、农业稳县、人文兴县”发展思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三个重点,力求在发展速度、发展效益、发展起点、发展环境、发展体制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大埔建设成为经济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山区县。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我县“十一五”时期和到2020年的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接近翻两番,超过10000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0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达到20000元以上,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2、分类目标。

——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全县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38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较大进展,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0:40:40,工业化水平有较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0%以上。

——县域经济发展上水平。地方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量等指标

争取进入全省中等以上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围绕构筑“一纵二横十五出口”的交通网络,力争梅漳高速公路粤境段(途经大埔)早日开工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为对外交通主骨架,以省道县道为支撑,连接周边、布局合理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开发水力资源,争取火电、核电落户大埔建设,实行水火核电并举;通信和信息网络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县城功能更加完善,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40%,城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有较大增加。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实施“人文兴县”发展思路,大力弘扬大埔文化,扎实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居民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教育产业,科学整合教育资源,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其中高中优质学位占75%以上。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公正透明、高效廉洁、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完成社会领域管办分开、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的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以法制建设为基础,以社会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和谐大埔建设,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风气正、活力强、人心齐、百业兴”的新大埔。到2010年,要基本形成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社会环境,基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进一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8分、森林覆盖率达77%以上。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左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达到1.9人。

三、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并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突破难点,全力实施“开放旺县、瓷工富县、农业稳县、人文兴县”发展思路,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大力实施“瓷工富县”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制度、管理和技术的创新,培育和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区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更好地发挥其在整体经济中的带动作用。

1、做大做强特色支柱工业。

大力实施“瓷工富县”发展思路,按照“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原则,走“传统产品精品化、日用陶瓷工艺化、工艺陶瓷日用化”之路,加快陶瓷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改进制胚、成型、彩釉技术,提高陶瓷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重振大埔陶瓷雄风。坚持扶优扶强,大力培育和扶持新马陶瓷有限公司、昌隆陶瓷厂、富源陶瓷厂等龙头企业,促进我县陶瓷工业企业逐步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电力行业实行水火核电并举促发展。在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同时,积极争取火电、核电落户大埔,壮大我县电力工业。

大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以茶叶、蜜柚、黄花菜、林木等大宗农林产品为依托,发挥省、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产品精深加工生产,逐步形成一批集产加销于一体,科研、卫生、检测等管理手段相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集团,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县工业中的比重。

2、积极发展壮大非资源型工业。

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建材、机电、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电子元件、特种陶瓷、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

3、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以特色工业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重点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集聚到三个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专业化多类型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提升我县工业发展水平。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我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产业素质,增强吸纳就业能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1、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

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大力调整和优化服务行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旅馆、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改组改造,积极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业、房地产、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农业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信息、广告、会计、咨询、法律、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行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促进服务行业结构及经济结构优化。

2、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

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行业垄断,促进有效竞争。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环境素质。加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服务业市场,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3、扩大居民消费规模。

改善消费环境,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实行就业优先政策,努力扩宽就业渠道。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完善消费信贷办法,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努力培育汽车、住房、旅游、教育的消费热点,促进城镇消费升级,扩大消费规模。加强农村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转变生活方式,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三)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和谐大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坚持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中心,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努力建设有大埔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务农收益。加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发展;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镇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引导金融保险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留用地”补偿等制度,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

2、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围绕“构建一个经济圈、两条经济带、三大工业龙头、四大产业群、五大区域基地”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县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3、加速推进城镇化。

加强城乡规划,集约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加快城镇化步伐。以农村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和发展第三产业能力,实现县城和中心镇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信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加前提下,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畜牧业、养殖业、林业比重,做大做优做强烤烟、茶叶、畜牧、林果、蔬菜等五大主导产业,提升农业比较效益;以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创汇农业和订单农业为重点,推广和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实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努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以扶持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做大做强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抓好茶叶、蜜柚、烤烟、生猪、黄花菜、青榄、青梅、枇杷等八大基地建设;加快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提升名、优、特、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以优质、高效速生丰产林基地为重点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坚持实行开发式扶贫,围绕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收入、扶持改善生存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以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落实党政机关定点帮扶责任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着力解决农村“住房难、行路难、读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力争至2008年基本完成全县7035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贫困人口控制在农业人口的5%以内,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贫困人口控制在农业人口的5%以内。

(四)进一步实施“开放旺县”发展思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1、大力招商引资。

充分发挥大埔侨乡优势和自然生态良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开放透明的政策环境、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和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把改善投资环境从单纯“放权让利”转到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投资环境上来,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利用外资水平上新台阶。

2、提高外经贸水平。

坚持自主创新,以质取胜,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创新外经贸体制,积极利用外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外经外贸;扶持和发展民营外向型经济,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提升出口产品的品牌和科技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3、构筑招商引资平台。

在完善县级三个工业生产基地平台后续工作的基础上,开发、建设高陂、三河工业生产基地第二期工程和三河至茶阳的工业长廊,规划、配套好长廊的征地、拆迁补偿和进入长廊企业的用地、用电、用水、收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4、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等环境,积极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投资服务体系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放宽市场准入,在投资管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有同等待遇。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招商引资、自主培育、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多途径,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鼓励、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力争至2010年,培育3间以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民营企业。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继续加强以交通、能源、水利、城镇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发展环境,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1、构筑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围绕构筑“一纵二横十五出口”的交通网络,继续改造重要省道、县道,加快镇通村公路和出口公路建设,积极争取梅漳高速公路粤境段(途经大埔)早日动工建设,形成覆盖全县,连接周边、布局合理的交通网络。

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计划总投资68.86亿元,建设总里程76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计划投资61亿元,规划建设里程86公里。重点项目有:梅漳高速公路粤境段(途经大埔)、省道三平线茶阳至青溪公路改造、大梅线银江坪上至明山段公路改造、西河岩上至大东、双溪经大东至福建平和、三河经高陂至丰顺潭江公路改造等;铺筑通行政村水泥公路350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

航运、航道建设:以建设梅江松口至三河、汀江茶阳至三河、韩江三河以下300吨级主要航道为重点,疏浚内河航道;新建吞吐能力为214万吨的三河旧寨港口,发展内河航运。

交通站场建设:继续完善大埔长途客运站场建设,规划新建茶阳中心镇客运站场、大埔县运输服务信息中心,为旅客、车主和货主提供信息服务和通信服务。

2、加强电源电网建设。

实行水火并举,在抓好水力资源开发和电站挖潜改造的同时,积极争取梅县电厂三河2×30千瓦燃煤火力发电厂动工兴建。加快水电项目建设,重点抓好茶阳电站、自宜埔电站、埔城电站、溪背坪水电站等建设;配合做好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争取把高陂镇党溪、三洲(外楼)、大麻镇中村列入省后续核电厂址资源普选点。加快电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220KV, 大埔变电站、110KV茶阳变电站、110KV三河变电站、110KV附城变电站、110KV枫朗变电站、35KV大东变电站、35KV银江变电站及10KV配网工程等输变电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农网改造任务,促进电网与电源建设、负荷增加同步发展,形成结构合理的骨干网络,保证电力供应和输送顺畅。

3、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以梅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强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有序建设县城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同步抓好三河次中心城市和茶阳、高陂中心镇建设,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县城及中心镇吸引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继续改造县城城区残旧街道,以城镇主干道自然、人文景观及城镇花园小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提高城镇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改善城镇环境;以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城镇垃圾综合利用项目为重点,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推广环境保护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环保产业化进程。

4、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以实现水利现代化为总目标,继续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人水协调的防洪除涝与防风暴潮体系和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加快建设防洪防灾减灾体系。加大政府在防洪防灾减灾方面的投入,加强对防洪体系、重点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区、矿区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以防洪、供水和水环境安全为目标,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和水资源保护力度,以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城镇防洪堤围加固为重点,建立和完善防御性标准供水预案;完善建立水利、气象、地震、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疫情以及社会治安、交通、人防等专业监测系统和情况信息系统,加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加快农村水利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山区防洪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灌溉用水安全和农村水环境生态安全。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田间引水干渠、支渠、斗渠,提高农田抗旱排洪能力。

5、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抓住通信网络向IP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全光化方向发展机遇,集中力量建设大容量宽带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积极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以推进“三网一库”(部门办公业务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数据库)建设为目标,实行“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设对上连接省、市政府,对下连接镇政府的信息网络系统,加快“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建设步伐,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山区信息化进程。

(六)深化体制改革,逐步消除加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切实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进“网上并联审批”和政务公开化。加强行政执法,健全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制度,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强行政许可权监督。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2、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度和备案制度,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产权、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积极稳妥推进经贸、商业、供销、粮食、林业、供电、水利等系统下属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转制,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市场化。加快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

4、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根据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在国家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下,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框架下,明确界定政府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理顺县镇财政关系,完善县级财政体制;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

5、深化金融改革,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深化金融改革,正确处理好风险防范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济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信用观念,规范信用中介行业发展,规范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建立行业、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提供社会化信用服务。

(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促进就业。贯彻执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减少失业。实行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关注特困群众就业和再就业,积极开发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和体制环境,逐步实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脱钩,与纳税和缴纳社会保险金挂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技能型劳动力培养,提高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以非公有制企业、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争取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纳入省级统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和完善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教育资助和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全县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深化城镇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促进医疗服务的多样化。积极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妇幼保健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

3、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公平。

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预防为主,预防、处置、救援相衔接,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预警和应急指挥管理体系,提高政府依法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加强对重要物资储备和安全管理。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建立健全粮食预测预警体系和应急体制,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加强对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加强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安全执法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应急救援体系和预警救援机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各级信访责任制,促进信访工作合理、合法、有序。积极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设覆盖全县城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安全防控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维护社会公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积极推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八)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贯彻执行循环经济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发新能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

2、加大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

坚持把水污染防治作为工作重点,加快韩江、汀江、梅潭河的环境整治,切实保护饮用水源,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的安全,实施梅潭河县城段一河两岸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以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对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治理,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控制新污染源产生。稳步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强农村和农业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

3、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深入开展“洁净家园·绿满梅州”四级联创活动,积极创建林业生态县。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封山育林,提高林分整体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安全体系,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进绿色城镇、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小区等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九)大力实施“人文兴县”发展思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优先发展教育和人才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扶持发展科技事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扎实推进各类教育健康发展。以推进山区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扎实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抓好“两基”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积极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抓好以扩大虎山中学优质高中学位为重点的普高系列工程实施,把省一级学校虎山中学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政校分开,政府依法管理、学校法人治理、社会参与监督的新型管理体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本举办高中阶段以上的非义务教育,形成政府投入、社会捐资、私人投资、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系。建立贫困家庭教育保障体系,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建立覆盖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资助制度,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建立健全多渠道、管理规范的扶贫助学基金制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奖学金,资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大力推进人才强县工作。

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创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用人和分配激励制;进一步深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评聘制度;完善人才户口自由迁徙制度和居住证制度,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适宜创业的发展空间。

3、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拓宽文化服务群众的渠道,丰富文化服务群众的形式,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规范市场运作,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具有大埔特色的客家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重点发展传媒业、旅游业、美术工艺业、艺术培训业,加快发展印刷出版业,形成以县城为龙头,镇场为骨干的社会化产业群。充分发挥客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弘扬民间艺术,进一步把汉剧、汉乐、花环龙、鲤鱼灯、仔狮舞等民间艺术培育成具有大埔特色的客家文化品牌;加强“一个中心、五大网络” 工程建设(县城文化艺术培训展览中心,群众文化活动网络、群众文艺创作网络、公共图书阅览网络、社会文化市场网络、城镇文化广场文艺活动网络),繁荣群众文化事业,逐步形成组织机构网络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文化发展格局。

4、扶持发展科技事业。

进一步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和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强化自主开发与研究开发、技术引进相结合,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技术开发与技术推广相结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带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科技研究、攻关和创新,促进知识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推动科普事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加快旅游业发展。

充分发挥大埔客家文化特色和优势,推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经济效益。挖掘、整合大埔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为重点,结合发展陶瓷工业旅游,构建客家山水文化人居空间,进一步扩大旅游宣传推介,全面提升“大埔游”的知名度,将大埔建设成为客家世界的明珠,外界了解客家文化的窗口。重点抓好以张弼士故居光禄第为核心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区、三河坝人文旅游区、大东花萼楼与湖寮石楼客家民居建筑文化旅游区、西岩山茶文化旅游区、高陂陶瓷文化旅游区、丰溪、双髻山省级森林公园、英雅万福寺宗教文化旅游区等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一批客家文化创新、展示、传播平台,推动商贸文化游、文化设施游、客家民俗文化游的发展,把大埔建设成为集客家古建筑、民俗风情、绿色休闲、历史文化之大成的客家人居典范。

6、培育发展体育产业。

积极引导和扩大体育消费,重点发展体育彩票、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健身休闲市场,逐步形成以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结构合理、项目较为齐全、管理规范的体育市场体系,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继续完善县体育中心网球场、停车场、绿化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注重培育引进体育人才,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落实“体育三下乡”各项措施,提高全民健身水平。

7、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改进和完善考核机制,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全面贯彻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行政手段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法治手段管理转变,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较为完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务信息网络,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继续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8、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法治社会。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弘扬大埔人精神,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开展以提高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标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推进依法行政。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决策监督、跟踪反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法律监督,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增强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宪法、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附件:

1、大埔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2、大埔县“十一五”时期部分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

 

 

 

主题词:计划 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办,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

 大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组     2006年4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