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大埔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  时间:2014-03-11 09:03:08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大埔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低碳经济县、宜居宜业县、人文魅力县、幸福和谐县”发展思路,积极进取,克难攻坚,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县地方生产总值58.52亿元,比增12.8%;增速超过我省和梅州市4.3和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亿元,分别比增5.8%、18.5%和9.9%。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结构为29.6:34.7:35.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农业基础继续加强,农村经济平稳增长。认真落实支农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力度做好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抓好重点江河堤围加固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新一轮耕山致富热潮和春季造林抚育,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做好春、秋季禽畜防疫和发展淡水养殖业,促进了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县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为27.11亿元和17.33亿元,比增5.7%和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77元,比增16.7%,完成年初预期目标103.08%。

  (二)工业生产提速增长,“五业”经济效益突显。全县工业总产值49.40亿元,比增14.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73亿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3.67亿元,分别比增24.79%、4.27%。“五业”(陶瓷、电力、矿业、酒业、药业)经济效益提升,实现税收2.09亿元,比增34.78%,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74%。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比增30.5%,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计划总投资62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25亿元的43项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7.98亿元。其中:粤电大埔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同意建设,进厂大桥和道路水泥路面已全面竣工,主厂区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场地平整;梅大高速三角至大麻段已建成通车,大麻至三河段及东延线正在实施路基、桥梁、隧道工程等;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目前项目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大潮(含大漳支线)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大丰华高速公路正做好前期有关工作。

  (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外贸进出口增幅较大。围绕“一心三基地”产业发展布局,先后制订了《大埔县招商引资大会战工作实施方案》、《关于鼓励扶持投资的若干规定》等,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县共引进项目79个,其中投产项目10个,在建项目69个,计划投资总额163.96亿元,已投入资金15.95亿元。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推进外贸工作,加大外贸出口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投入,全县贸易进出口总额19329.5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130万美元,比增30.69%和18.82%;完成年初预期目标126.34%和102.73%。

  (五)市场消费持续旺盛,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亿元,比增13.2%,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积极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父子进士牌坊”成功入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坪山梯田旅游区、张弼士故居景区、百侯名镇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高陂花园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旅游饭店。龙潭寨广东文艺家采风创作基地、西岩茶乡度假村、瑞山生态休闲度假区、泰安楼客家文化园、万福寺宗教文化旅游区等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行业管理全面加强,推进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9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0.5亿元,比增41.8%和44.8%,分别完成年初预期目标106.67%和110.53%。

  (六)财税收入持续向好,金融运行稳健。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3亿元,比增25%,完成年初预期目标113.75%。至12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3.8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5.1亿元,比年初增长13.07%和29.31%,金融运行平稳健康。

  (七)关注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扎实解决基本民生、底线民生和热点民生,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认真办理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县44.48万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全部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关心弱势群体工作进一步落实,孤儿救助力度加大,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教育创强工作顺利推进,枫朗、光德两镇完成省教育强镇创建任务,百侯、湖寮两镇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加强价格和收费管理,遏止乱收费行为成效明显。县城规划和建设有新发展,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廉租房和公租房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落实。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完成省下达的1500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污染控制、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节能考核圆满完成,单位能耗GDP下降6.38%。建立完善县城垃圾收集、运输和填埋机制并延伸到镇村。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项任务全面完成。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绩显著,再次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依法行政、食品药品、质监管理得到加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过去一年,我县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全县生产总值58.52亿元,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3%,总量居全市第六;人均GDP 水平低,全县人均生产总值15461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142元,至2019年达到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压力大。二是主导产业不突出,缺乏大项目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总产值25.73亿元,仅占工业总产值的52.1%。三是项目融资、用地、征地拆迁等困难比较突出,发展压力依然较大。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4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精神,大力实施“低碳经济县、宜居宜业县、人文魅力县、幸福和谐县”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广州市对口帮扶工作,善用白云区扶贫帮扶、海珠区产业扶持的契机,扎实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作风转变年”为抓手,改革创新,稳中求进,扎实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和精致高效农业,推动城镇扩容提质、统筹城乡建设,增创发展新优势,确保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14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单位GDP能耗下降3.7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3‰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三、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确保顺利实现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管理,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确定重点项目78项,计划总投资59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1亿元。严格落实“五个一”、“时间倒排、责任倒逼”和“一月一督查”机制,强化县领导、责任单位、项目业主责任,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同时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在转型升级、基础保障、民生改善、区域协调等方面的支撑作用。着力推进梅潮高速、大漳支线和大丰华等3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做好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作,力促项目早日动工。全面推进粤电大埔发电厂建设和三河舟角院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曲滩等水电站扩容改造,积极跟进内河核电站和县城山丰水库等项目,争取早日立项建设。

  (二)转型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力培育发展陶艺、电力能源和文化旅游健康等3大主导产业,争取打造百亿元陶瓷产业群,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提升工业发展速度。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理念,大力实施“五业并举”战略,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做大做强陶艺工业区建设,突出抓好首期3平方公里的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建设;依托陶艺“三园一区”,把握支撑点、找准切入点、突出着力点,做大日用工艺陶瓷,做精做优特种陶瓷,做强建筑、卫生陶瓷,做好陶瓷原料、陶瓷机械等关联产业,走综合发展的路子,全力打造广东省重要陶瓷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广东省重要电力能源基地,全力支持粤电大埔电厂投资53.98亿元,首期装机2×60万千瓦,力争2015年底投产。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建材、食品饮料(酒类)、医药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制药、新原料、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二是推动精致高效农业多元化发展。继续实施耕山致富大会战,打响“中国蜜柚之乡”和“中国名茶之乡”品牌;抓好蜜柚、茶叶、烤烟、油茶、南药、生猪六大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规划,发展壮大和指导各类型合作社,加强精致高效农业示范点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加快文化旅游健康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加快推进“一名城三名镇五名村”建设,做活人文山水文章,以“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国际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为定位,进一步擦亮客家文化之旅、生态休闲之旅、红色之旅、美丽乡村之旅四个品牌。四是围绕“五业”,全力做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工作,重点围绕瓷、电、矿、药、食品等产业链招商,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招引龙头企业,招齐配套项目。以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和特陶科技工业园为平台,紧盯对口产业转移、国内外知名企业,全力引进一批对重点产业拉动大、产品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力促产业集群发展。五是深入实施“双转移”战略。扎实推进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等措施,实施校企双制和订单式培训计划,推动劳动力培训转移由量向质转变,实现农村劳动力规模化、技能化转移,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有序转换。

  (三)内外并举,促进内需有效增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地,在拓展国内市场基础上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积极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规范经营,开展“广货网上行”、“家电下乡”等活动,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各类经贸活动,扩大大埔产品国内外市场影响力。落实国家鼓励节能家电、节能照明、大中型农业机械购机补贴等产品消费政策,全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鼓励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消费,支持发展信用消费。做好外贸出口工作,重点在拓宽领域和特色招商上求突破,积极引导扶持,助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认真组织境内交易活动,扩大国内贸易,力争外贸进出口额有新增长。

  (四)抓好节能减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坚持不懈抓好节能降耗,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年度约束性指标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目标任务。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扎实推进垃圾处理场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排污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能力。做好禽畜养殖等农业方面污染源防治和机动车污染治理。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围城三大重大生态工程和严格水资源保护,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加强土地市场监管和闲置土地处置。

  (五)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城乡生活品质。全面落实 “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实事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

  (六)加强民生保障,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政府资源向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社会民生领域倾斜。一是稳定扩大就业。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产业园区就业拓展三项计划。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二是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事业机制;完善统筹城乡的居民医保政策体系,继续实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三是加强住房保障建设。2014年选址新规划50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四是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推进文化强县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五是提升教育发展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优质化发展。六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深化行政管理、财政、投资等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七是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政策,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经费补助。八是切实保障异地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全面实施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政策。九是加强平安大埔建设。加大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保障力度,健全完善集“打、防、控、管、服务和整治”于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十是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加大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强防灾减灾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