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分析
一季度,我县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但与全国、全省、全市及兄弟县(市、区)比较,我县GDP增速仍然较低,随着二、三、四季度上年基数逐渐抬升,预计逐季增幅将呈现下降趋势,完成全年增长5%的目标仍将面临较大压力,需引起高度重视,狠抓实体经济,促消费升级加快发展。
据市统计局核算反馈,我县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2亿元,同比增长7.2%,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增速低11.1、11.4、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23.08/19.35/57.57,一产比上年同期下降1.05个百分点,二产比上年同期上升1.92个百分点,三产比上年同期下降0.87个百分点。如下图:
一、农业增速放缓,一产对GDP拉动作用减弱
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增加值4.56亿元,同比增长0.9%,拉动GDP 增长0.2个百分点,对GDP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二、火电增长较快,二产对GDP拉动作用增强
二产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16.1%,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8.3%,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1750万元,同比下降17.2%,拖累GDP下降0.2个百分点。
(一)火电产值大幅增长,助推规上工业两位数增长。火电一季度累计产值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3%,对拉动规上工业增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与此同时,陶瓷行业增速较低,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6.6%,水电行业则出现大幅下降,产值1801万元,同比下降50.4%,其中辖区内最大水电企业粤电青溪发电厂一季度累计发电2208万千瓦时,发电小时利用率不足10%,产值690万元,比去年同期1620万元减少930万元,同比下降57.4%。陶瓷行业的较低增幅和水电行业的大幅下降,一定程度抵消了火电大幅增长的优势,拉低了整个规上工业的增幅。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10.78亿元,实现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全市增速21%高5.3个百分点,略高于五华、平远排位第六。
(二)建安工程大幅下滑,拖累建筑业负增长。全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8家,一季度累计总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32.95%。但是,由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导致辖区内建安工程投资额下降41.65%,核算建筑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2%,对GDP增速产生0.2个百分点的拖降影响。同时,一季度全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新签订合同额仅0.7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9.52%,预示着建筑业发展前景堪忧,对全年GDP拖降影响不容忽视。
三、贸易业和工资强劲增长,三产对GDP贡献最大
三产增加值11.24亿元,同比增长7.2%,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57%,是贡献率最高的产业。
(一)公职人员工资增幅较大。得益于公职人员绩效奖励工资调升和公务员职务职级晋升产生的工资增长,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工资总额发展速度分别增长13.5%、13.3%、17.2%,核算增加值4.77亿元,同比增长8.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
(二)批零贸易、住餐业大幅增长。受上年基数较低影响,一季度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13.67亿元,同比增长22.2%,核算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15.2%,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
四、大项目竣工,拖累投资额大幅下降
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7.5%,比全市下降6.1%低51.4个百分点,居全市末位。其中,完成项目投资3亿元,同比下降61.2%;完成房地产投资1.56亿元,同比下降47.8%。主要原因是大项目竣工或接近完工,导致单个项目投资额同比大幅减少。如:大潮高速公路,去年第一季度完成投资2.66亿元,该项目已于去年底竣工通车,之后已无投资额,拉低全县增速约25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61.5亿元的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因建设高峰期已过,建设速度明显放缓,该项目今年1-3月完成投资额同比减少约0.5亿元,拉低全县增速近5个百分点。中央城、东景城2个较大型房地产项目均已接近完工,今年一季度投资额同比减少2.3亿元,拉低全县增速约22个百分点。上述4个项目今年一季度合计投资额同比减少约5.5亿元,拉低全县增速约53个百分点。大项目竣工后,缺少同等规模的项目及时补充,这是导致我县投资增速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从现有入库项目看,未来几个月甚至全年,我县投资增速将可能一直维持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因此,必须抓紧谋划大项目入库,并尽早开工建设,否则,“副班长”帽子将难以摘除。
五、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略增
一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0.9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090万元,同比下降14.04%;非税收收入完成9842万元,同比增长15.44%;政府性基金收入6013万元,同比下降38.92%。收入总计3.54亿元,同比下降1.82%。支出总计12.4亿元,同比下降16.0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71亿元,同比增长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