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赣边区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数英烈在此挥洒热血,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此演绎,其中大埔是闽粤赣边区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承载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存着诸多见证历史沧桑巨变的珍贵文物。为铭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丰富大埔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馆藏和陈列,生动展现边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现特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相关革命历史文物(展品)。
一、征集单位
大埔县人民政府
二、征集范围
(一)文献资料类
边区各历史时期印发的各类文献资料。
1.边区党组织、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及各类革命团体在各个发展阶段制定的文件、决议、指示、命令、宣言、传单、标语、布告、海报等印刷品的原始文稿或印刷品。
2.各类革命组织的成员证、工作证、介绍信、委任状、奖状、奖章、证书、徽章、臂章、袖章等。
3.革命先辈的往来书信、日记、笔记、手稿、诗词、回忆录、口述记录等。
4.各类宣传资料,包括传单、标语、口号底稿、墙报、画报、革命书籍、报纸杂志等。
5.学校、识字班、夜校等在边区开展教育时使用的课本、教材、学员作业等。
(二)武器装备类
边区革命斗争中使用过的各类武器及配件。
1.枪支弹药,如步枪、手枪、机关枪、土铳、鸟枪以及与之匹配的子弹、炮弹、手榴弹、地雷等。
2.冷兵器,包括大刀、梭镖、长矛、匕首等。
3.军事通讯器材,如信号灯、信号旗、手摇电话机、电报机等。
4.武器配件,如枪套、刀鞘、弹夹、武装带、军号等。
(三)生活用品类
革命先辈在边区生活、战斗期间使用的各类生活用品。
1.革命先辈的衣物,如军装、军帽、蓑衣、草鞋、布鞋、棉衣、棉被等。
2.日常饮食器具,如水壶、饭盒、茶缸、餐具、锅碗瓢盆等。
3.照明用具,如马灯、油灯、手电筒等。
4.医疗用品,如药箱、担架、绷带、药品瓶、注射器等。
5.生产工具,边区军民自给自足的农具,如锄头、镰刀、犁耙等。
(四)照片影像类
反映边区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生产、生活等场景的各类影像资料。
1.边区老照片、幻灯片,如军民共建家园、兴修水利、开办工厂等,定格奋斗瞬间。
2.战斗场面照片,如从战前动员、激战时刻到战后胜利会师,让后人感受烽火硝烟等相关照片。
3.革命先辈个人肖像照、集体合影,记录他们的音容笑貌与团结力量等照片。
4.记录重要会议、培训、演讲活动的影像资料,还原历史声音与画面。
5.与上述照片、影像对应的底片、相册、说明文字等,帮助完整解读历史信息。
(五)艺术创作类
以闽粤赣边区革命为主题的各类艺术作品和工艺品。
1.边区相关绘画、书法、雕塑作品。
2.民间工艺作品,如剪纸刺绣刻画军民鱼水情、木雕竹雕展现战斗英姿、竹编蕴含红色寓意等。
3.革命歌曲词曲手稿。
4.反映边区民俗且融入革命元素的戏剧剧本、道具等。
三、征集方式
(一)捐赠
鼓励单位和个人将文物无偿捐赠给征集单位。对于捐赠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物的单位或个人,将颁发荣誉证书;捐赠者对文物享有永久署名权,文物将注明捐赠来源;同时,我们将通过媒体、展览等多种渠道对捐赠善举予以宣传表彰。
(二)复制
对于一些因特殊原因无法捐赠或出售原件,但文物价值极高的物品,经与持有者沟通协商,在不损坏文物原件的前提下,采用专业技术手段进行复制。复制件将用于陈列展示、研究等公益用途,原件信息将予以详细标注,以尊重文物出处。
(三)借展
文物持有者可将文物借给征集单位进行短期或长期展览。借展期间,征集单位将负责文物的安保、保养工作,确保文物安全无恙;双方签订借展协议,明确借展期限、文物保护责任等事项;借展文物将在展览中标注出借者信息,让公众知晓文物来源。
(四)重要革命文物信息
欢迎提供重要信息,编辑详细资料短信提供给联系人。
四、征集时间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6月1日。
五、联系方式
大埔县档案馆:蔡志辉,电话:0753-5522581,13750523070
大埔县博物馆:范少伟,电话:0753-5556010,13431815919
电子邮箱:524240180@qq.com
联系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山庄南路大埔县档案馆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共同为守护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记忆贡献力量。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讲述者”,让红色记忆永不磨灭,照亮后人前行之路。
大埔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