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镇村动态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桃源镇:“百千万工程”结硕果 乡村换新颜 民生添福祉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5-11-12 19:29:02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桃源镇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要求,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档、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经过三年深耕实干,全镇生态底色更浓、宜居品质更高、发展根基更牢,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为群众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

  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蝶变、带动村民动起来的“金钥匙”。走进桃源镇团结村、新东村等地,干净整洁的村道、清澈通畅的溪道、错落有致的屋舍相映成趣,曾经的垃圾死角、乱搭乱建已不见踪影,乡村环境正从过去的“局部亮点”向“全域美丽”稳步迈进。为实现这一转变,桃源镇构建专班体系,完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确保整治成效不反弹,乡村环境持续向好。

  【桃源镇产业促进办副主任 李佳华:为了啃下环境整治这块“硬骨头”,我镇构建了“1个镇领导小组+6个村专班+1个镇区专班”的专班体系,把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目前累计清理垃圾约280吨,拆除危旧房2060平方米、乱搭乱建390处5010平方米,整治溪道圈养点53处,规范问题78处,整治水体污染23处。】

  【新东村党支部书记 钟兴常:镇里推进环境整治后,村民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了。不光主动把自家房前屋后的杂草清得干干净净,还会帮衬着扫村道、捡垃圾,村容村貌能有这么大变化,群众的支持是关键。】

  【群众:现在村里环境真是大变样!路上一点垃圾看不见,家家户户门口都收拾得整整齐齐。村里越来越漂亮了,我们住着都很舒服。】

  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硬支撑”。桃源镇把改善基础设施摆在重要位置,聚焦群众出行、生活便利等需求,推进了多条道路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曾经制约出行的“堵点路”“颠簸路”,如今变成了方便群众日常出行、助力农产品运输的“畅通路”“幸福路”。

  【桃源镇产业促进办副主任 李佳华:Y267线“单改双”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路基建设已全面完工,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突破90%,工程进展顺利;省道S222线桃源段升级改造工程成效显著,已完成桃源与高陂镇交界处至团结村田头坑附近共计7.9公里的高标准沥青铺设,区域交通路网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群众:村里的路现在是又宽又平!之前路面窄,会车总要小心翼翼找地方避让。如今不仅拓宽了,有些路还铺了沥青,现在出门,一路都顺畅,出行比以前方便太多了,大家都很满意。】

  美丽圩镇建设是提升镇域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桃源镇紧紧围绕美丽圩镇建设要求,将“七个一”项目作为补短板、优环境、惠民生的关键载体,统筹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目前,从核心区域打造到配套功能完善,从街容风貌升级到公共空间优化,美丽圩镇“七个一”各项目均在紧张有序推进。

  【桃源镇产业促进办副主任 李佳华:桃源镇美丽示范主街建设项目施工方已进场进行外立面施工;圩镇及周边道路综合治理提升项目和农房风貌提升项目将于近期进场施工;美丽圩镇客厅的结构施工已进入尾声,目前转入内部施工阶段;三线整治施工方已进场进行线路和管道布设,目前主要集中在示范主街范围内施工;绿美公园的施工面已交付完毕;垃圾收集转运项目和光伏项目的场地清空工作已完成,目前已进入结构施工阶段,其他项目也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如今的桃源镇,每一处变化都看得见、摸得着,每一份成果都惠及群众、助力发展。下一步,桃源镇将继续锚定“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持续在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上发力,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绘就更加美好的乡村新画卷。【 大埔县融媒体中心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