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的开局之年,也是精准扶贫“三年攻坚,两年巩固”的决战之年。我县扶贫部门和镇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必须打好的“三场硬仗”之一,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助力。
2018年,西河镇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人大、政协两会精神,以景观化、意境化、产业化和“全域旅游”为理念,打造具有鲜明梅州客家乡村自然和人文特色的“五村绕漳河”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同期声——采访西河镇书记丘武秋:西河镇将按照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县两会精神提出的各项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
【同期声——采访村民:黄堂村的新农村建设对黄堂村民(来说)所有(居住)环境改变了,黄堂村民十分幸运。新农村建设对村民和黄堂村所有出外的民众(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产业扶贫是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西河镇按照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力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的要求,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和农业特色小镇为定位,按照“突出抓好产业建设,打造振兴发展主引擎”的思路,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庄规划,健全村民理事会和民事民治管理机制,全面完成57个省定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同期声——采访西河镇书记丘武秋:围绕“四个一批”的目标,采取“四个三”措施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四个一批”的目标就是着重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培育一批能示范、能带动、能增收的绿色产业。打造一批有艺术,有文化、有品味的文化旅游产业。补齐一批基础设施的短板。建设好以漳溪河到北塘到上黄沙十条村连接线的农村四好公路建设 。进一步完善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打造漳溪河的绿色健康文化旅游健康带,逐步实现农村强,农民富、农民美。四个三的工作措施一是规划决策,宣传动员,责任落实三个到位,进一步夯实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建设。二是积极发挥村民主体、村民理事会吧、外出乡贤这三个作用,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这个美丽家园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环保设施、 垃圾收集设施、保洁人员三个全覆盖合理工作措施,来确保美丽家园建设和工作的持续性,完善管理运营,长效服务,督查考核这三个机制,确保农村美丽家园建设的科学化和常态化,有序的推进乡村发展,在西河镇能够落地生根,开出丰硕果实。】
2018年,扶贫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人大、政协两会精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促进扶贫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是落实好脱贫不脱扶贫政策的措施,及时识别帮扶对象,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二是聚焦未脱贫人口,突出产业开发,促进贫困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进一步整合扶贫资源,聚焦未脱贫人口,采取六种模式进行帮扶,即发展种养业、劳务产业、光伏产业、电商产业、实施资产扶贫、实施金融扶贫,实现增收脱贫。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实现贫困村“一相当”目标。切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规划建设、保洁、绿化美化三个到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两委的作用,发挥全县57个省定贫困村302个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全面完成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四是转变作风,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再实现3238人贫困人口脱贫,高质量100%完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57个省定贫困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并摘帽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