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技艺,切实提高青少年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和关注度,营造非遗技艺进校园的良好社会氛围,1月11日下午,大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一级主任科员丁明昌带领文化遗产股股长陈意、县非保中心主任饶建玲到百侯镇中心小学开展“助力‘百千万’百侯镇儿童友好示范镇建设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
活动中,大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丁明昌发言,说明参加活动的二个原因。一是对百侯镇情有独钟,百侯作为千年文化古镇,其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县发展文化旅游最有潜力的镇;二是对百侯镇中心小学期望巨大,侯小领导重视,师生积极,非遗进校园工作有望结硕果。接着提出两个认识,一是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的影响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二是对百侯文化遗产的认识,结合百侯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认识到百侯镇是一个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千年古镇。最后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希望省级非遗项目百侯鲤鱼灯舞、市级非遗项目五鬼弄金狮、百侯牛肉干、百侯薄饼这四位代表性传承人能够发扬各自的技能做好传授技艺工作;二是希望百侯中心小学的老师重视非遗进校园工作,并将此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希望通过非遗进校园,激发学生对于非遗项目的兴趣和爱好,确保非遗传承不断层;四是希望百侯镇政府能把非遗进校园与非遗进景区相融合,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五是希望县非保中心指导好百侯非遗项目的创新工作,使这些非遗项目不断优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随后在活动现场一起观看省级非遗项目——鲤鱼灯舞和市级非遗项目五鬼弄金狮的现场教学,百侯牛肉干和百侯薄饼现场传授技艺,同时欣赏舞狮和锣鼓的表演。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技艺,激发孩子们的热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进一步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上升为终身爱好,成为非遗传承者、继承人。






非遗课程进校园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接下来,百侯镇中心小学将积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中,通过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参与,激发学生传承非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县文广旅体局通过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遗知识传播普及,让非遗技艺在青少年中有更多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