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百侯镇紧紧围绕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决策部署,以建强专业镇特色镇为契机,以“千年古镇,人文百侯”为定位,擦亮历史人文,展现客家风情,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高水平乡村振兴示范“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百侯镇是大埔县古民居最多的一个镇,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120多座。古宅久经风雨,饱受岁月冲洗,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近年来,百侯镇重点对特色客家民居建筑群进行抢救性修缮,让古宅焕发新的生机。
【百侯镇党委书记 邓越林:我们镇先后重点实施完成肇庆堂西洋楼、企南轩、海源楼等特色古民居修缮工作,成功打造了翰林文化展览馆、国学馆等20余座功能场馆。目前正在进行百侯镇历史文化名镇街区历史风貌提升项目,今年百侯有8处历史建筑列入历史建筑抢救性保护修缮及消防改造项目,已经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同时,我镇也在积极争取将其他古民居列入我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客家特色建筑的修缮力度,重塑古镇古韵古风。】
重塑百侯千年古镇新风貌的同时,百侯镇还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百侯,探访“古色”百侯。
【游客:我对景区的整体印象是非常好的,因为它不仅能够介绍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了解这些楼的历史。】
【百侯镇党委委员 罗庆丰: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先后实施完成了三十六巷旅游精品线路、百侯姓氏家风家训馆、百侯红色革命事迹展览室、百侯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等系列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同时我们通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进一步打响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
近年来,百侯镇紧扣建设梅州“平安之乡”先行地目标,突出以“五建”抓“五治”,着力打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百侯模式。
【百侯镇党委书记 邓越林:百侯镇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通过“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浓厚的法治、德治和自治氛围,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百侯群众:我们这里的治安很好,生活环境十分安全。】
突出文化融合和农旅结合,加强乡村治理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有力助推百侯乡村振兴。今年,百侯镇还启动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一带一轴两核七村联动”总体结构,整体推进曲滩、侯南、侯北、东山、横乾、白罗、南山村7个村的联动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发展体系。
【百侯镇党委书记 邓越林:百侯乡村振兴示范带,“一带”即梅潭河滨江风情带,提升改造“一河两岸”生态水环境,这条“碧玉丝带”将沿线7村串珠成链,绘出“梅潭映古韵,人文香万家”的美丽乡村画卷。“一轴”即S221线一级路经济商贸轴,重点发展S221线一级路沿途经济商贸轴,打造经济大动脉。“两核”即打造以侯南“历史人文”为核心的文旅融合发展和以侯北“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农旅融合发展产业,双轮驱动带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