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聚焦“百千万工程”·记者走基层】银江镇:小黄花发展大产业 开出百姓“幸福花”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3-11-02 19:42:41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产业兴,村民富,遍地“黄花”皆染“金”。近年来,银江镇在保护绿水青山、创建宜居环境的同时,不断创新农业种植模式、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小小金针菜发展成致富大产业。

  金针菜采收期间,为了采摘到高品质的金针菜,这里的村民每天都与时间赛跑,每天天蒙蒙亮便起床走进“硒”有田园采摘金针菜。 

  【村民:早的人(凌晨)两点钟就来摘了,摘到早上八九点钟才摘得好。一般像这样的就可以摘了,这种要明天才可以摘,这种就够大了,等到明天会开花,这个就不够大。】

  李子坪村种植金针菜的历史悠久,采收的金针菜产量高、品质好,但由于影响力不够,规模不够壮大。

  如何破解发展僵局,提高群众和村集体的收入是李子坪村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了破解难题,银江镇镇、村两级干部不断深入到李子坪村进行专题调研,在深化调查研究中寻求解决的办法,决定从“三定”入手,力求“三变”破题,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李子坪村党支部书记 刘红梅: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回乡联队和返乡创业党员的资源优势,联合驻村工作组成立了产业发展研判工作队,通过听取群众和外出乡贤、外出党员等的意见建议,确定发展金针菜产业的方向。合作社将不低于历年市场价向群众保价收购金针菜 ,切实解决群众收入低的难题。合作社通过向镇级联社和市场提供产品,参与联社分红实现经济收益,村集体按合作社占股比例享受分红,以此提高村集体收益。初步预算,今年村集体收入约十万元。】

  【李子坪金针花农业合作社负责人 房钦河:今年主要是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控质量首先是从农户耕作入手,首先农药的残留,包括其他田间的管理我们都有要求;第二对它采摘期间的制作工艺我们都有要求;第三是在包装之前的筛选,现在全部用食品级的包装,还有严格的封口做的比较好了,保质期会比较长了。】

  李子坪村是银江镇打造金针菜产业发展示范村的其中的一个缩影。为使银江镇农业发展产业化、规模化,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推行“支部+企业+基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推动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落户银江,完善金针菜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因地制宜选取李子坪村、明新村、坪上村等6个村委先行试点村,发展金针菜种植。目前,银江全镇金针菜种植面积约2200亩,年总产值可达2640万元。

  【银江镇党委书记 谢宏坤:今年我镇将进一步扩大金针菜种植面积,预计全年新增500亩。六村连社,统一管理,采取“合作社联社+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产业发展;以六村连社,抱团发展,合力做强银江金针菜特色产业;同时做到经联社内品牌商标,合作社管理,农产品生产加工,集中销售的“四个统一” 加快获取银江金针菜国家地理标识认定,积极为经联社金针菜产品办理SC认证和农产品认证,打响特色金针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