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关闭
【聚焦“百千万工程”】行走的课堂!研学活动成为大埔文旅新名片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3-11-20 19:45:28  浏览次数:-
【打印】 字号:

  近日,来自西岭实验学校的400多名学生在百侯镇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开展了为期3天的研学之旅,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沉浸在大埔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全方位提升素质素养。

  秋日凉爽的清晨,同学们在营地教官的带领下有序出发,开启了他们丰富多彩的一天。百侯镇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为前来研学的学生安排了形式多样的项目课程,包括传统文化教育、爱国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科技创新以及户外活动五大板块。

  【学生 丘瑞恺:通过这次野炊让我体会到了自己做饭的过程,也让我学会了不少的技巧,让我感受到了做饭的辛苦。这次野炊也让我们同学之间增进了感情、友谊,以后可以更加的团结。】

  【学生 张艳卉:我体会到了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我们盘子里的每一粒粮食。】

  【老师 郑裕文:研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坚决果断的良好品质。】

  在百侯影剧院里,非遗传承人正在给学生们讲解鲤鱼灯舞的历史,同时邀请小朋友们上台与“小鲤鱼”共舞。据了解,该营地依托百侯镇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过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古建筑、体验非遗文化等方式,感受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客家传统文化的认知。

  【学生 张悦熙:我看到了鲤鱼灯,我感觉它们栩栩如生,很像一只只真正的鲤鱼,我希望在接下来的研学生活中能够了解更多百侯的文化和民俗。】

  【学生 黎昊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节客家锣鼓课,从阵阵的锣鼓声中我能够看到旧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也能够看到客家锣鼓的悠久历史。】

  【学生 张轩毓:学生:百侯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更加想要努力学习,好好地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

  虽然营地设在百侯镇,但课程内容却不止步于百侯镇,在课程设置环节,营地以宣扬全县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与高陂镇等地都有合作,辐射带动文旅产业与研学教育产业共同发展。

  【学生 蓝昕:研学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大埔县陶瓷之乡高陂镇,了解了中国非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那一份师傅们对陶瓷满满的热爱。】

  【百侯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校长 石裕:百侯是我们的核心,但是我们也会紧密地连接周围的资源,包括我们各个乡镇,有大埔特色、能够弘扬我们大埔文化的,我们都会把它们收集起来,一起打造大埔新的研学名片。去完善现有的资源,另外也是通过吸取各方的反应反馈去做一个全新的探索,】